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由安乐影业出品,江志强监制,梁乐民执导,王丹妮、古天乐、林家栋、杨千嬅主演的电影《梅艳芳》今日(12日)上映。影片在此前的两轮点映及路演放映后,口碑获赞。公映首日,影片便自信在豆瓣开分,且被观众打出7.4分,作为一部年代很近的人物传记电影,实属不易。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也第一时间整理出影片四大看点。
看点一:
18年后再见绝代芳华
4岁半登台驻唱,19岁歌唱比赛夺冠出道,25岁凭《胭脂扣》成为“四料影后”,到35岁成为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最年轻得主,再到38岁成为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40岁溘然离世,梅艳芳活出的是生命的宽度,而不是长度。梅艳芳被誉为“香港的女儿”,这个称呼的背后,不只因为她的艺术成就,更是因为她的侠义、勇敢,以及她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梅艳芳是香港八九十年代闪闪发光的标志。当朋友、社会需要帮助,梅艳芳总是第一个站出来。03年非典时期,患病的梅艳芳仍倾力联系各界人士,策划并监制1:99慈善音乐会;离世前45天她连办八场告别演唱会,嫁给舞台,回馈歌迷。“上天给了我这么多,我左手接完,右手就应该多回馈一点出去”,这句台词便是她拼命想回报世界的自白,也是永远有人铭记着她的原因。
看点二:
展现女性成长相当好哭
提醒你备足纸巾,电影中有很多戳人泪点的瞬间,姐姐离世前的交代、带病筹办慈善演唱会、最后舞台后台的一句“Eddie,我舍不得”、诀别歌迷说的“拜拜”……死神面前的梅姐,还在“歌”颂生命,走近这份坚强,便愈发觉得心疼。
电影中19岁出道的梅艳芳,已经拥有了15年的歌唱生涯。梅艳芳曾放言“要带领潮流”,她大胆的风格打破了上世纪人们对于女性单一的、刻板的印象,电影中还原致敬的几个经典前卫造型,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从4岁半登台到40岁最后一场演出,电影展现了一位传奇女性的成长与蜕变,也传递了梅艳芳对命运不屈服、对病痛不认输的一生。
看点三:
金像班底还原一个时代
影片由《卧虎藏龙》监制江志强联合《寒战》系列导演梁乐民打造,历时七年筹拍制作。除了饰演梅姐的新人演员王丹妮,还有古天乐、林家栋、杨千嬅等金像帝后加盟,饰演梅艳芳的挚友或事业伙伴,为电影护航。
为了讲好梅艳芳的故事,团队拿出的诚意还原一座城,还原一个时代。摄影指导潘耀明、美术总监黄炳耀、造型设计吴里璐、音响设计杜笃之等全金像幕后班底,重现一代港人所熟知的荔园、利舞台等场景,让大家透过银幕重回八九十年代的香港。
看点四:
兑现承诺也是深情缅怀
为梅艳芳拍一部传世的电影,是监制江志强惦念了18年的承诺,感念梅姐旧恩,他终于拍这部电影将遗憾弥补了。如今电影上映,他也终于能对梅姐说“我说话算数,没骗你。”江志强找古天乐帮忙,他思考不到两秒钟便答应下来,为电影拍摄出钱又出力。梅艳芳是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始人,也是首任会长,古天乐作为现任会长,在事业和慈善方面所做的努力,让人看到梅姐精神在今天的延续。
电影此前十天路演,江志强带着主创连轴转了九座城市,不计回报、满腔真情地推荐电影。拍一部离世并不长久的人物传记片是一件不讨好的事情,但起码这部电影对熟悉梅姐的观众来说,是一次深情缅怀;对于不甚了解梅艳芳的观众,则是一次诚意满满的邀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编辑 张大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