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一个标准直男,也依然会被《暮光之城》里罗伯特帕丁森在学校“移形换影”,左手搂住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右手挡住汽车的瞬间迷惑,这个场景和金秀贤在《来自星星的你》里保护全智贤一巴掌拍扁汽车引擎盖一样,非常非常偶像剧。一张没有血色的脸。
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小鬼当家》里成名太早的麦考利金混成了一滩烂泥,但这些年的风气真的不是这样,老天爷赏饭吃的一副好皮囊们,都在向着演技派进军。这事确实是有传统的,或者说是有这么一条故事线的,你能说汤姆克鲁斯没有追求吗?人家刚有点知名度就接了《生于七月四日》提名奥斯卡影帝;你知道布拉德皮特拿过两次威尼斯影帝吗?《好莱坞往事》举重若轻地拿了奥斯卡最佳男配;“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转型的作品《瑞士军刀男》中,他演了一具尸体;好吧,迪卡普里奥大叔更有说服力吧,不觉得他从沉船之后就一直在证明自己不是靠脸吃饭吗;二代蜘蛛侠加菲尔德,继《血战钢锯岭》之后,今年又凭《倒数时刻》提名奥斯卡影帝,而且我觉得有胜算。
所以罗伯特帕丁森想要摆脱“靠脸吃饭”的标签,就显得一点也不奇怪,《灯塔》和威廉达福的双簧,虽然《信条》确实过于导演风格化,但这表达了诺兰的认可和演员的心声。而且你会发现,大部分演过蝙蝠侠的演员,都是挺有追求的演员:迈克尔基顿、乔治克鲁尼、本阿弗莱克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当然还有,罗伯特帕丁森。
《新蝙蝠侠》在基调上秉承了诺兰版蝙蝠侠相对暗黑的风格,但是在故事和人物处理上更加现实主义,除了荣耀背后的孤独,甚至要通过特写镜头来展示蝙蝠侠后背“刀耕火种”的伤痕。和早期漫画风和后来暗黑风的蝙蝠侠——当然就更没法和大战超人的蝙蝠侠比较了,帕丁森版的蝙蝠侠行头尚可,挂臂武器简陋,摩托也丝毫没有未来感,朋克风战车也是做旧感,总之就是不炫酷不时尚。好不容易炫了一把翼行,落地姿势还是连滚带爬。
最酷的只有蝙蝠侠旁白的嗓音。
连片尾所谓的彩蛋——如果这也配叫彩蛋的话——都这么现实主义,就是银幕里的荧幕上,打几个字暗示你,感谢看完字幕,久等了,没别的,我们会拍续集。
好在谜语人、企鹅人都在,但所有人在一起,拍的并不是一部超英电影,而是一部写实风格的罪案电影,类似《十二宫》那种,并且耗时将近三个小时。你很难说这版蝙蝠侠不好,因为它结结实实讲了一个“谎言之躯”的故事,点到了少数族裔歧视和性别歧视,一个标配的娃娃脸反派,而且哥谭的雨配合着电影销魂的配乐,直到迎来一场没有诺亚方舟的大水。实话实说,诚实和信任,确实是眼下这个世界的主题。
和漫威不停开发“平行宇宙”的叙事套路不同,一直相对弱势的DC在“超人”这个IP的开掘深度上,确实也是漫威无法比拟的,所有的超英们都可以在平行宇宙恣肆穿行遨游,但蝙蝠侠和小丑,某种程度上已经上岸,生活在你我身边。事实上去年那部全球销冠《蜘蛛侠:英雄无归》,在“三代同框”和反派云集的噱头随风消散之后,已经被证明是一部没什么意思的消费情怀的平庸之作。而《新蝙蝠侠》的故事,一直在城里上演。
包括蝙蝠侠和猫女片中不停亲吻,互相取暖。
然后骑着各自的摩托,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蒋楠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