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022年5月9日4时08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在上海逝世,享年一百岁。这位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走完了整整一百年的光影人生路。
5月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也联系上多位曾与秦怡有过交往的作家、电影工作者,听他们讲述秦怡曾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点点滴滴。安徽著名作家石楠曾因写《舒绣文传》采访过秦怡,两人曾倾心长谈。石楠说,秦怡不仅外表长得美,她的心灵更美。
先后参演4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塑造无数经典形象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1939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好丈夫》,后在重庆、成都等地演出话剧。1941年,在应云卫导演邀请下,秦怡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剧艺社,因扮演“中艺”开锣戏《大地回春》黄树惠一角走红。后来她又陆续参演《天国春秋》《钦差大臣》《董小宛》《结婚进行曲》等话剧,出色的表演让她赢得了“话剧界四大名旦之一”的称号。在出演《结婚进行曲》时,因为生活条件差,加上劳累,秦怡嗓子哑到几乎只有气音,在导演鼓励下,秦怡用气音演完三幕五场,获得了观众的肯定。
1946年,秦怡回到上海,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并担任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在这之后,她又塑造了很多角色,如《母亲》中的主角母亲,《女篮五号》中的林洁,《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电视剧《上海屋檐下》里的主角杨彩玉等。美丽、优雅、坚韧、富有正义感,是她特有的银幕“标识”。秦怡先后参演4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2019年,97岁的秦怡获得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秦怡去世的消息传来,中国影坛为之哀恸,众多文艺工作者纷纷追忆、缅怀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中国电影事业的人民艺术家。
著名作家石楠:她不仅外表美 心灵更美
著名作家石楠曾因写《舒绣文传》采访过秦怡,虽然事隔三十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年近古稀的她,端庄美丽,温文尔雅,得知我是因为要写舒绣文来采访她,她专门把我约在她家里,泡好了茶等我。那是我和秦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见面。”
1988年10月,石楠的电影剧本《女画家潘玉良》获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电影剧本征稿活动三等奖,她应邀去上海领奖。当时石楠正在为写《舒绣文传》做准备,而上海是舒绣文演艺事业的起点。这次上海之行,石楠被安排住在永福路52号上影厂文学部作家楼,也就是传说中的“小白楼”。
“我很幸运,恰遇舒绣文人生旅途最后的驿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上海演出。在上海电影局和上影文学部的支持下,我搜集到了很多中国电影的重要历史资料,见到了电影界很多著名的老艺术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难以忘记对秦怡的那次采访。”
石楠说,秦怡是大艺术家,“她和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誉为抗战话剧舞台四大名旦,成就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舞台传奇。秦怡主演的电影,尤其是《女篮五号》,百看不厌。”石楠说,秦怡是她这代人喜欢的巨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她的“粉丝”。“我给她打电话时有些忐忑,秦怡时任上海电影公司董事长,工作很忙,我担心被拒绝,所以我鼓足了很大勇气才敢给她打电话。没想到她约我第二天下午三点去她家,还详细地告诉了她家的地址和去的路线。”
那次采访,秦怡和石楠倾心长谈,聊了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秦怡不仅外表长得美,她的心灵更美。她说她的姐姐长她七岁,终身未嫁,随她生活,她们相依为命,她待姐姐犹似母亲。有时她太忙了,又要照顾小弟(秦怡的儿子),对姐姐有些忽略,姐姐会感到某种失落,常对她使小性子,罢吃保姆做的饭菜,非得她亲自动手做,姐姐才吃。姐姐的目的是要秦怡对她的爱更多一点。秦怡就像女儿那样照顾着姐姐。”事实上,秦怡的心就是一湾爱海,她爱着很多人。2008年汶川地震,她将20万元养老钱全部捐给了灾区。她说,小弟走了,现在没有牵挂了,捐出这些钱,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石楠说,让自己非常感动的是,同为女性,第一次见面,秦怡就以极大的信任,将自己最隐秘的内心诉诸于她,也让她更加敬重这位人民艺术家。两人聊了两三个小时,回到住地时,上影厂的食堂已经关门了。“那时候不像现在,外面也没有小馆子,我就啃了点饼干,但感觉自己收获满满。”
那次见面之后,石楠将关于秦怡的采访内容写进了《舒绣文传》中,不仅如此,她还专门撰文《美丽又伟大的女性秦怡》记录那次见面,文章还发表在上海的《文汇报》上。得知秦怡去世的消息,石楠也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文悼念;“秦怡走了,我很悲痛,她是了不起的女人、她是心美人美的美人,真正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著名演员佟瑞欣:她是中国电影灯塔式人物
秦怡一生有许多传奇,晚年她留给中国电影的一段佳话,是93岁时在海拔3800米高原拍摄了自己编剧的电影《青海湖畔》。秦怡在片中饰演一位气象工程师,93岁演60岁的人物,银幕上的亮相全然贴合人物气质面貌,毫无违和感。而电影里和她搭档的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成了秦怡电影生涯的最后一任男主角。
佟瑞欣深情的回忆说:“秦怡老师不仅是上海电影界,也是中国电影界的灯塔式的人物,是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她对上影演员剧团的热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秦怡老师说过,生命不可以控制,生活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她做到了。虽然秦怡老师走了,但她对电影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大家都看到了,送走了生命中挚爱的那么多亲人,秦怡老师继续把自己放到社会中,电影界的大事小事,只要通知到她,她都会赶到,包括我做的一些公益微电影活动,而且不计报酬。”
佟瑞欣和秦怡合作了《青海湖畔》,他表示跟秦怡老师密切的接触就是从自己主持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开始的,当时佟瑞欣去找秦怡老师站台支持,虽然不是什么大活动,但秦怡老师还是欣然前往,“对电影好、对社会好的,她都愿意来。秦怡老师是百岁老人,我们知道终有这一天,但这一切还是来得太突然了。今天牛犇老师,陈宝国老师都来电询问和关心,大家都很关心秦怡老师。”
相关新闻
中国影人纷纷发文悼念
秦怡去世的消息传来,包括胡歌、宁静、陈龙等演员也纷纷在微博上发文悼念,缅怀这位人民艺术家。
著名配音艺术家童自荣老师也非常感慨。网上有一张童自荣老师和秦怡、阿兰德龙的合影,记者拨通童自荣老师家里电话的时候,童老师夫人表示,那次是上海电影译制厂活动,专门请来秦怡老师参加,“虽然交往不是很深,因为童老师和秦怡老师不是一个厂,但我们对她非常尊重,参加一些活动见到面都要过去主动打招呼,很仰慕。”
秦怡曾以高龄参演陈凯歌导演的作品《妖猫传》。9日微博“陈凯歌作品”也发布落款为“陈凯歌”的消息表达了陈凯歌对秦怡老师离世的感慨,“秦怡老师是老一辈电影表演家最后离世的人之一,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见过她,只觉得那时的她端庄美丽。非常有幸秦怡老师演了我的电影《妖猫传》中的一个角色,这是她漫长创作生涯中创造的最后一个银幕形象。每当我在拍摄间隙看到她专心地默记台词,心中就湧起难言的敬意,因为这时她已经九十五岁了,九十五岁的秦怡老师依然光彩照人。现在她走完了一百年的生命历程,却留下音容笑貌常在人间。”
同样在《妖猫传》中担任主演的青年演员黄轩也第一时间表达了哀思,“何等的幸运,能在《妖猫传》和您一起拍摄;一切都历历在目。您往镜头前一坐便是千言万语;秦怡老师一路走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李燕然 蒋楠楠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