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虽然豆瓣开分5.0分,但是《外太空的莫扎特》周末三天票房还是迈过了一个亿。这种情况给我的感觉很奇怪,类似小人得志。
大道至简,很多人会凭着惯性想到斯皮尔伯格,想到《E.T》,想到童话和童心。这是陈思诚给观众预置的伏笔,也是陈思诚给观众埋下的雷。
尽管我是周星驰的粉丝,但是在我心里,《长江七号》和《捉妖记》是一个水平线的尴尬电影,不管这位导演是我心目中的大神还是手握好莱坞的亮瞎眼的履历。卖萌是个中性词,但是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一句:哆啦A梦是喜欢卖萌,可人家短短的每一集,都会从肚兜里掏出一个秘密武器;E.T其实也挺会卖萌,但那神秘的瞬间交汇的二指禅,和定格在月亮之上的自行车,不仅仅是萌。而且你要知道,机器猫和ET,分别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初。
但是《长江七号》和《捉妖记》,以及眼前陈思诚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有一个中国动漫作品最重大的问题:低幼。当然星爷的粉丝会说,这是星爷的善良和心酸,但是它确实老套低幼甚至让人看得尴尬;当然《捉妖记》特效很多,到现在见过世面的中国影迷还能被如此轻易地“降维打击”吗;陈思诚手握多么好的资源,在各种内外力作用下如此艰难的中国电影市场,需要一部如此糊弄的低幼纯情电影吗?中国影迷待“唐探”不薄啊,年年给包红包,大过年顶着高票价去支持已经没有灵魂的《唐人街探案3》,在中国电影市场亟待解渴的时候,你攒来黄渤、姚晨和范伟做幌子,就玩了这么一出软科幻——字面意思。是不是软过头了,软饭硬吃挣大钱的逻辑吗?
是太老练还是太幼稚?是太了解运作规则还是太了解市场需求还是摸准了群众心理?现在这种票房表现和口碑非难满意吗?还是说观众的意见根本不重要?老实讲,打心眼里我是希望这种电影卖不动,然后不要再来什么外太空的肖邦和莫奈,丢人在家丢就行了,好歹你也是当初被送到美国去深造过的中国导演,去加州就晒了晒太阳吗?
也许我误解了陈思诚,他只是想让中国孩子们的手里,能增加几个国产萌宠,让中国的抓娃娃机里增添几个更新潮的国产电影衍生品,可是你这萌宠设计的也差点意思。同样被带偏的,还有荣梓杉,人家一个从《山河故人》和《隐秘的角落》里走出来的希望之星,作为孩子的荣梓杉在《隐秘的角落》里太过少年老成,而长大了的荣梓杉在《外太空的莫扎特》里幼稚到无语——
同样。荣梓杉不是太老练,就是太幼稚。
在这么一个年代,手握那么多资源,拍出这么一部什么?——上对不起《霹雳贝贝》,下对不起《小龙人》,ET见了蹬自行车就跑,哆啦A梦闻之再也摸不出法宝……此处省略一千字。导演,拍这种电影真的是在侮辱观众,你侮辱仍然相信你的观众就算了,你说莫扎特、肖邦和莫奈是招你惹你了。你是不是本来想蹭《三体》的,结果三体人一听你这故事直接脱水了。
当大亮船在天上飞,你就感觉要毁;当父子关系初现端倪,你就知道《银河补习班》价值观在路上;当你意识到黄渤范伟只是幌子,有没有意识到似乎上了贼船。可以给陈思诚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了,作为导演的陈思诚,他的天花板就是第一部《唐人街探案》。其实希望我被打脸,那也比在电影院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要强。李成儒老师的成语一键三连,在这里用起来是如此贴切。其实看看这片子的票房表现,下行明显。骗子太多,傻子早晚是会不够用的。汝当思“诚”,其实就算集齐了莫扎特肖邦和莫奈,再送你几个海顿梵高毕加索,你也召唤不出神龙,写不出最伟大的作品,周杰伦已经谦虚地用《最伟大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能先放过肖邦和莫奈吗?(蒋楠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