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新作《燕食记》出版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人民文学出版社4日推出作家葛亮的最新长篇小说《燕食记》,并在京举办以“时间的味蕾”为主题的新书发布活动。活动邀请了白岩松、杨庆祥、阎晶明、潘凯雄等嘉宾为葛亮助阵。

《燕食记》是葛亮继《北鸢》《朱雀》后潜心耕耘的全新长篇小说。 小说沿着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为线索,借关于美食的跌宕故事,以细致入微的文笔,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是呈现粤港澳历史文化版图的精心之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评价,“《燕食记》里,时间流逝、人世翻新、众人熙来攘往,如梦华录、如上河图,这盛大人间中,舌上之味、耳边之声,最易消散,最难留住,也最具根性,最堪安居。”

六年前葛亮创作的《北鸢》中即言:“中国人的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由此奠定了《燕食记》的先声底蕴。小说题为“燕食记”,意为古人日常的午餐和晚餐。周朝确立“三餐制”,意味着礼制的开始,由此确认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日常俗理。

从作家葛亮有《燕食记》的创作意图开始,六年间葛亮走访粤港等多个地区采风。全书落笔于饮食,其所描绘的却是近代百年的中华世事人情,众生百态皆入书中,堪称“岭南梦华录”。杨庆祥教授认为,这部小说是对中国文学地理创作版图的重大推进。在这一点上,它的文学成就几可以比肩《白鹿原》之于陕西,《长恨歌》之于上海,《尘埃落定》之于川藏。

《燕食记》选取粤港美食作为故事和人物的落脚点,将广东、广西、香港、福建、上海联结起来,既打通了整个岭南的空间壁垒,又以饮食的传承、流变、革新轻松勾连起近代百年岭南历史。著名导演陈晓卿提到:“《燕食记》的好看与动人,在于以纯熟的文字,如此贴切地勾勒出中国南方的袤袤历史版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编辑 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