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8月8日,“长江的微笑”安徽知名网络作家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合肥举行。安徽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李云主持启动仪式,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许春樵讲话,省文联主席陈先发勉励参加活动的网络作家们拥抱火热现实,讲好安徽故事,并向采风组授旗。李云表示,“长江的微笑”网络文学大型采风是能够写进安徽文学史的。
“听到故事见到人物感受情怀,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经过几年的保护,长江生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八百里皖江作为长江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大保护的成绩可圈可点,如何深入生活以文学形式反映这一宏大主题?去年底成立的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通过调研发现,作为长江旗舰物种,被称为“微笑天使”的江豚,在长江大保护战略下,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在皖江段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便决定以此为切入口,组织网络作家来书写我省长江生态保护的成就与做法。
“去年底安徽省网络作协正式成立,要将我们的网络作协办成网络作家之家,要与广大网络作家一起探索新时代网络文学写作新的可能性,这其中,开展网络文学采风创作活动成为我们工作的抓手之一。”省网络作协主席余同友介绍,本次采风创作活动集结了十余位省内实力派网络作家,8月8日至11日,他们将奔赴宿松县、南陵县、铜陵市等地,通过深入采访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区老渔民等,让网络作家们了解长江大保护的现状,听到故事,见到人物,感受情怀,从而激发创作灵感。这既是一次安徽网络作家的集体亮相,也是一次网络文学介入现实主题创作的积极探索, 每位作家将创作出一部具有网络风格的短篇小说,随后还将围绕这些作品进行评论、推介。
“新面孔是安徽文学的潜力和希望”
“十个参与采风的作家,九张面孔是新的,这是安徽文学的潜力和希望。”省文联主席陈先发表示,此番网络文学作家采风活动,要激活网络文学生态,让更多作家进入视野,这是一次文学创作品牌活动,进一步打破“网络文学”四个字。
“第一,立足于人的命运变迁,把时代变化写清楚。长江的生物种群为什么曾经濒临灭绝,为什么又恢复生机,这和人的理念变化息息相关,不能做简单化的图解和解读,要把人的深刻的行为变化写好,要有大时代观和大历史观;第二,不写官样文章,保持网络创作的锐气和活力,屁股坐在这个椅子上就想完成任务,千万不要这样想,介入现实的同时,一定要保留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过程可以有一些对话和交流;第三,此前天柱山的采风活动是头脑风暴,这次的活动是‘真刀真枪’的文学事件,安徽网络文学和文学整体状况一样,和巅峰地区有差距。总体上,要激活网络文学生态,让更多作家进入视野。这是一次文学创作品牌活动,关系在创作中更加密切,创作水平得到提升。”陈先发鼓励此行的采风作家,创作中要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心。
“网络作家应该走进生活现场”
省作协主席许春樵感叹,此番网络作家“长江的微笑”采风活动的作家队伍是非常整齐的,他透露去年网络作协成立的时候就在筹划这次活动。“第一个就是亮相,提升安徽文化形象,通过活动创作提升影响力,这是网络作协第二次大的活动,而且是主题活动,网络作协的行动是非常有力的,要扩大网络作协影响,夯实这个品牌;第二个就是亮剑,探索网络作协和现实生活的对接,通过创作采风塑造安徽网络作家形象,展现队伍、组织和品牌建设。”
结合当下网络写作特点和趋势,许春樵表示,网络作家应该走进生活现场,“这次活动就是网络作家参与书写新时代高扬人民性的体现,文学需要想象力,也要走进生活的现场。我认为经典的作品,是在现实生活根基之上的想象力,往往是非经验和反经验的想象力。”许春樵认为,网络文学四个字不应该是“障碍”,“都是以文学的名义出现的,网络文学和纯文学只是特殊性的时代性的分类,只是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不同,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共同的使命,面向共同的人,这个过程里网络文学和纯文学已经在相互切换和包容,以后只有文学和非文学。所以这次采风的意义是超出采风本身的,希望带着微笑出发,满载收获归来。”
尹航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摄影报道
编辑 王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