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闭上眼,还是会感慨崔岷植生吃八爪鱼,崔岷植剪舌头,崔岷植榔头杀,所有崔岷植再次踏上学校台阶的蒙太奇,把人生的绝境扬出一道过于华丽的滑弦,让人瞠目结舌的《老男孩》。朴赞郁把握的人性幽微,宿命与无常,以《复仇三部曲》淋漓尽致展现。
展现恶意的面目,问题的无法解决,生活无言以对的所谓答案。
有时候,在一个角度上,朴赞郁会让人想到姜文,他们都不是典型的文艺闷片导演,但从他们的电影里,你都能感受到严肃的快感。当然有一点不同,姜文喜欢自己主演自己的电影,所以无论怎么看,都很姜文。在朴赞郁的电影里,如果演员气场不够,就会被朴赞郁淹没——你数数朴赞郁的主演们,从宋康昊到崔岷植,从李英爱到金敏喜,包括妮可基德曼。
好在,《分手的决心》是非常深情的中年男性导演电影,体现了曾经非常激进的男性导演,在更加成熟的年龄段常见的温柔。一般来说,男人比女人更脆弱,当然这是一个需要辩论的话题。这个论断会让人联想到另一部韩国爱情片《男与女》,当全度妍最终决定奔向孔刘的时候,孔刘和门把手之间形成了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所以,你需要默认这个场景,譬如女主在《分手的决心》里隐含着两次分手:作为杀手的摆脱,作为失望者的告别。
很多时候演技是个玄学,实际上大部分演员的演技都是玄学。包括李安叮嘱自己当年挑选的年轻女演员,不要接烂片,我觉得那也是一个男性导演的深沉的温柔,因为李安更清楚,他可能带给了一个新演员名气之外,同样附带着什么样的重负。很多起点很高的演员,确实需要金线之上的导演,赋予能量。当然,《男与女》里孔刘和全度妍的能量是相对均衡的,而《分手的决心》的气质,实际上更多来自朴海日,你甚至可以说,来自朴海日的眼药水和唇膏,来自这个醉心案件的偏执警察,来自这个丢失了睡眠的中年男人。
下面就是过度解读的时候了,一般评论一部电影,总是会不可避免发生这样的事。首先,朴赞郁这种级别的导演,确实证明了导演门槛和电影金线的存在,证明了电影镜头语言的高级感和叙事手段的存在;其次,电影女主演得很好,但是没有男主朴海日好,这已经是告别李安之后最好的一次。过度解读一下就是,女主守住了一条线。我觉得在演艺之路的很多选择上,女主是有腔调的,起码看起来是做出了更优,或者干脆说更高级的决定。
最后就是更过分的过度解读了。《分手的决心》,在罪案外壳之下,比“ 谁是罪犯 ”这个问题更有意义的是“ 那个人爱我吗?”朴赞郁和男女主共同赋予电影的气质是微妙、优雅和适度的幽默,朴赞郁本人的概括非常到位:“我真正想强调的是,这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任何成年人都能与之相关,我没有把它看成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悲剧。”
这两种角色都非常迷人:
睡不着觉的警察。
神秘有罪的女人。
汹涌的流言像海潮浸透了沙滩,退潮以后的沙滩是异常平整的,能抹去所有杂乱无章的脚印,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当然,一切一切也许就被这样轻易地忘记了,或者这片平整的海滩,竟重新塑造了你“分手的决心”。
我竟然想起了张曼玉和阿萨亚斯。
想到了张曼玉的蜕变,2004年张曼玉凭借《清洁》拿到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事实证明,世界总是有隐秘的不可捉摸的联系,那一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颁给了朴赞郁的《老男孩》。这真的不是我处心积虑的首尾呼应。我只是突然意识到我这么描述女主的从影之路,是不是在思维深处也预置了,对她出道电影的不该存在的过激反应。毕竟,在戛纳,是朴赞郁凭借《分手的决心》拿到了最佳导演奖。(蒋楠楠)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