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笛安的最新长篇小说《亲爱的蜂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单亲妈妈崔莲一与熊漠北的爱情发展为线索,以熊漠北与崔莲一的女儿成蜂蜜的互动为基调,探寻成年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的维度。
日前,笛安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张莉,作家石一枫,作家、编剧丁丁张等通过直播与众多读者分享了新作。
26日,笛安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本写得很顺的书,是自己给这个坚硬世界的一点温柔。
谈作品:写得最快最顺的“蜂蜜”
《亲爱的蜂蜜》是一部笛安最为亲近的小说,她从自身经验出发,探讨当一个崭新稚嫩的生命降临到一个成年人的人生里,人会如何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小说取材来自于笛安的生养经验,但小说是以一位男性角色熊漠北为视角的小说,以男性为第一人称。笛安表示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一些男性,打死我也做不到代入,《生活大爆炸》大家都看过,几个人能去第一人称代入谢尔顿很难,非常难。但是我们就在这几个人里面想一下,你代入一下莱纳德,我认为无论男女还差不多,莱纳德是相对生活里比较正常、比较普遍,甚至有一些无论男女都有很优秀的品质,他对谢尔顿那么有耐心。我肯定也没有代入一个我绝对把握不了的男性角色,没有那么想过,大熊正好是我认为他在生活里可以和我成为非常好的朋友,我当时写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是我的好朋友他会怎么想。”
笛安表示,《亲爱的蜂蜜》在自己最近十年里算是写得最顺最快的一次,“从零到初稿应该两个多月,加起来不到三个月。中间过了一个年,后来2月份的时候花两周做修改,又增加了两万字。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愉快的写作过程,有的时候作者本人写作的时候,如果有一种愉悦是可以通过文字去传达的,我自己相信这个事。而且有时候读者能看出来哪本书作者写得比较辛苦,我相信你们看书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这个东西。”
谈育儿: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为八零后作家的旗手,笛安以描摹当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见长,一直以来都关注当代人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她还探讨了当代人想爱却不敢爱的问题,婚姻问题和孩子问题。“我有小孩之前绝对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妈妈,这个事对我来说完全没有想过,但它发生的时候就发生了,也是一点一点地学习,肯定这中间有过无数手忙脚乱的时候。当然我很感激大家的表扬,你把这个小孩看作很平等的一个存在,但其实我心里想说,我怎么可能和她平等,我得供着她。你想和你的孩子平等是不可能的,她永远在赢,在她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件事。父母跟孩子之间,最终父母都是会输的,这个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我们俩肯定有冲突的时候,而且客观一点说,一个小动物,你要把它规训成一个人类,这中间不可能永远都是高高兴兴的过程,肯定有的时候有惩罚机制。
“我也忘了从哪个瞬间开始发现,她不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她是另外一个人。我意识到这个事的时候就觉得,这其实是五味杂陈的瞬间,她就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不是说她长大听话不听话的问题。”笛安直言,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让你安心或者高兴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孩子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的使命,我什么时候觉得我是为了让我妈高兴才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也是不可能的,我妈不高兴的事情我早就做完了。所以我才说母女是非常复杂的关系,因为都是女人,这里有很多较劲在的。也许有一天我会写这样的小说,但是有人愿意看吗?也许有一天会写,但是现在我暂时还没有准备好第一人称是一个妈妈的小说,我可能还没有蜕变得那么彻底。”笛安说。
谈创作:谁年轻的时候不爱“整大词”
200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算的话,明年就是二十年了,真的很快。当然,我们不讲那么漫长,从有现代小说,差不多十八世纪,我们熟悉的现代小说这个载体,它也并不是说每个时代都有特别棒的作品,总是有相对平静的时代,总是有大年、有小年,就像十九世纪某个年代的俄罗斯。那真的是丰年,但是俄罗斯文学也不是一直那样下去的,有的时候也有一些自然规律在里面。当然这个话题再说深一点,会不会有另外一种文体来取代我们看了两三百年的现代小说?未来的这种预判我也回答不好,但我还是相信人们会一直需要虚构,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故事,但是虚构这个东西,人有时候需要假装自己是别人,或者暂时假装一下自己在另外时空里。不管怎么讲,它是一个相对永恒的需求。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还是相信文学会一直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它日后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生命的名字其实叫做徒劳”,这是笛安曾经写下的句子,听到这句话,笛安笑言:“年轻的时候,我们写的东西就喜欢整这些大词,这一听就是年轻时候,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很成熟。你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写作有一种倾向,当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想急着证明,我告诉你,我知道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你不要小看我。
但是当我有小孩之后,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我成了那个复杂的世界的一部分,我就不需要证明这件事,我甚至有时候想,还有什么可说的,不就是那点事吗。你要说什么是质变,我觉得就是这样一个变化。”笛安说,自己接下来想写一写人到中年的婚姻。下一本要回归自己非常熟悉的另一个场域,“我要写人到中年,两个人谈恋爱,我下一本一定要写这个。”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编辑 彭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