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剑走偏锋

一般而言,刀招沉猛,剑法轻灵。还没读过金庸的年纪,看过梁羽生的几本小说,别的都不记得了 ,不知道为什么只记得里边一个招式叫做:迎风扫尘。大概是剑法的一个招式,想来走的也是轻灵的路线。张艺谋这次,下的不是狠手。

张导的《满江红》,让人印象深刻的,首先还是框架和形式,极致反转的故事结构和一惊一乍的据说是豫剧的唱腔,摇滚的说摇滚,戏谑的说戏谑,不管你是眼下激战正酣的正方还是反方,起码你得承认《满江红》形式上的工整。这工整里有一种套路,一种模式化,乃至说脸谱化,张译、岳云鹏且不说,印象最深的是雷佳音永远直不起来的腰和肺痨一样的状态,他走着走着,我就生怕雷佳音突然走成了张嘉译。但你依然可以感觉到,张嘉译的腰是刀,雷佳音的腰是剑。

如果没有最后集体复诵《满江红》的桥段,这片子是轻松的。

如果要我说得更绝对点,我觉得匆忙的脚步配合着每一段吆喝和转折,《满江红》简直就是一部没有狙击手的以嘴巴为武器的巷战电影。所以如果你非要揶揄它一句,也可以说,二度加盟春节档的张艺 谋拍了一部《嘴炮狙击手2》。

我说沈腾可能是演得最差的一位,可能很多人要骂我。骂我我也认,但我说的是主演。因为确实《 满江红》里更没有存在感的工具人比比皆是,虽然他们都有很旖旎的名字:蓝玉、绿珠、青梅、柳燕和 瑶琴——给女权以口实,魏翔的角色居然干脆叫哈登——这是为了登陆北美院线做铺垫吗?转折并没有 结束,除了盒饭群演,最最没有存在感的,应该还是欧豪演的那个郑万吧。

说到这,要承认,这个虚构故事,走的不是严肃路线。那么作为一部春节档爆米花电影,你起码不 能草率说,编剧没用心。考据派当然可以指摘,逻辑派也是观影乐趣,我甚至还要说,《满江红》的英 文译名Full River Red,是不是有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的即视感,作为一个没过六级的大本毕业生都甚觉不妥。

作为谜底就在谜面里的电影,《满江红》以岳飞的一首豪放词作为基点线索,盘了一个刺“秦”的故事,这本身没有问题,它让我想到昆汀的《无耻混蛋》——昆汀玩得更过,他直接在电影里快意恩仇。

让秦桧的替身在节骨眼上带领大家温习和诵读《满江红》,虽然刻意,但是一个有想法的设计,两 个雷佳音还是演出了分别心。虽然很多人不喜欢《英雄》,但是那个刺秦的故事,我个人觉得还是剑中 有刀的,不能说“天下”两个字多有力度,但你确实不能面对秦始皇的时候潦草说一句“暴君”就结束了,这第二次刺秦因为刺的是秦桧,玩得就放开了很多,是上了忠义和家国的价值,但我认为很多人看不上的有趣,才是《满江红》的基本面——我觉得张艺谋是给自己的《三枪拍案惊奇》雪耻了。

如果你还能进行一些放松的发散思维,毕竟秦桧按照民意是要给岳飞谢罪的,跪了那么些年的秦桧 ,在电影里腰直不起来,也就找到了一点科学依据。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并不知道的资本世界里,那些“莫须有”的手段是超出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的,而且可能确实也没有必要装作在思考。

你知道电影《满江红》的英文译名还不如直接上拼音Manjianghong来得清爽。我搜了几个版本,有许渊冲老师的The River All Red,张炳星老师的Avenging an Insult和王季文老师的Key: Man Chiang  Hung,我最喜欢的是何中坚老师的翻译:The River Runs Red。有点雄浑有点豪迈,是不是还能让你多少意识流到那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换个角度想,Full River Red是不是一次剑走偏锋见仁见智的搞笑?是不是咱们把一部明明很轻的电影看得过重了?(蒋楠楠)

编辑 王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