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节日太多,感觉365天已经不够用了,而蔡国庆老师的365个祝福绝对没有生产过剩。Beyond写父亲和母亲的歌都非常棒,当年确实是一支灵魂乐队。这和筷子兄弟的《父亲》还不太一样,因为当我们说到父亲这个词语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了。能指和所指,父亲是什么,谁是父亲就变得有点有点模糊。
我儿子上初三时,遇到父亲节,晚上他和同学出门打球回来,给我买了两瓶精酿,当时我还有点感动。因为他不太喜欢看书,长大一点也不太搭理我,动不动我说一句他说三句,青春期碰上更年期。好在他特别喜欢看《当幸福来敲门》,看过好多遍,里面的父子情确实很上头。而他另外一部特别喜欢的电影是狼叔主演的机甲电影《铁甲钢拳》,也是反复看过好多遍。不过,我并不知道他是喜欢机甲还是感叹里面的父子情。一个是特别靠谱的逆袭爹,一个是特别没谱的《阿郎的故事》里的那种爹。
前阵子都说周润发状态好,而且又要继《阿郎的故事》之后再演一次爹,还一再强调别叫他赌神。《阿郎的故事》真的不输我儿子喜欢的那两部进口片,罗大佑别致走型的嗓音,唱出了那么多悲戚之感。但要说演父亲,大概没有人能演过郎雄老师吧。其实,我们不能拿各个时期的导演作品来评判导演的创作水平,因为那些都是平行宇宙嘛。但是“父亲三部曲”,实在是太经典了,因为他很东方,好像这听起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觉得,范伟老师的《看车人的七月》可能会是你片单里的“遗珠”。这么说,肯定不是因为范伟老师在《漫长的季节》里又演了这么优秀的一个东北老爹。
但是你想想,中国内地的父亲形象,要么是残酷青春制造者,要么是强力压制内敛者。不是不给你《十七岁的单车》,就是让你自己去觉悟一颗《向日葵》,形象总体上是很刻板的。朱旭老爷子不错,《洗澡》和《刮痧》,有一些刻板形象之外的雕琢,但文化传递和文化冲突,是不是《喜宴》和《推手》早就讲完了。而《饮食男女》里的老朱,和朱旭老师相比较,多了更多的自我强调。作为主体的父亲的丰富程度在取舍之间彰显无疑,直到最后他搞大了梁伯母的肚子,你能说这不是点睛之笔?
义薄云天的父亲当然也很牛。从连姆尼森的《飓风营救》开始,你就得小心每一个看起来都是《小人物》的中年男人。你不知道这些中年男人的好手段,快意恩仇,图的是个酣畅淋漓的快感。当然护犊情深之后,我们看到他们都是职业的。《我要复仇》里的宋康昊,虽然不是职业的,但是比职业的更吓人吧。包括冯小刚导演的《老炮儿》,说起来也是有腔调的当年古惑仔,最后和儿子坐小酒馆里,又能说点啥呢?
说到韩国电影里的父亲,恕我直言,我至今不太能理解《七号房间的礼物》为什么被捧到这个高度。我一直觉得,他煽情刻意,还裹上一层关注弱势群体的糖衣。其实挺多韩国电影都挺刻意的,不隽永。你如果把《七号房间的礼物》拔那么高,那么《美丽人生》应该往哪儿放呢?毕竟,你们都披着喜剧的外衣。
再说回来,中国内地电影里的父亲也有这个问题,譬如我猛回头想一想父亲的角色,竟然只想到了《剩者为王》里的金士杰,而记住金士杰只是因为他作为舒淇的父亲,表白了对大龄女儿的非常复杂的为人父的感情,或者说是一通价值输出。实际上父亲的这种影响还是刻板印象,是肥皂剧父亲。这时候你就会想到西恩潘主演的《我是山姆》,一个最不配做父亲但实际上可能比大多数父亲都合格的智障父亲,你要有故事来包装价值,不然和说教有什么区别呢?
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说的是父亲和儿子吧。但除了步履不停,意象就只有大山溪流和信件传递。现在回头看,说的是一个慢字,一个旧字,一种难以言说的凝滞的情感。据说,当年这片子在日本的影响力相当了得,而后来是枝裕和在阐述父子情的时候,又更进了一步。你甚至可以说,父子关系不单纯是血缘关系,就像中国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对白,感情的配料表和酿造方法真的很难讲。你可以说血浓于水,但时间真的不能够把水中注入离奇情愫的基因汤吗?那时候,格局打开的时候,不就是所有父亲对所有孩子吗。
说亚洲电影里的父亲形象,当然咱们要说小津安二郎和笠智重。说《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和《晚春》,毕竟连维姆·文德斯在《柏林苍穹下》的结尾,也要把小津安二郎称作所有导演的天使——当然没有称为父亲。这时候,你再回想,可能是近几十年最好的关于父亲的亚洲出品的电影,包括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是枝裕和导演的《如父如子》。在精神上和技法上,小津安二郎肯定给了他们营养,呼唤来了他们各自的缪斯。你知道,虽然回头看小津的电影已经颇有些时代感了,但依然会觉得那些作品很精致,很考究,很用真心。
你究竟期待什么样的反馈,又有没有反思过自己为父亲做过什么?郎雄在《饮食男女》里失去了味觉,但失去味觉只是一种情感替换。我一直觉得李安和小津有一点是接近的,就是精致讲究和走心。所以那句对白特别记得请:人心粗了,吃得再精也没什么意思。后来大部分的父亲,也没见得更高级。我心说,等我到郎雄电影里的年纪,没那么精细,没那么传统,没那么有腔调,大概率只能看着儿子说:来,提一杯。都在酒里了。(蒋楠楠)
编辑 许正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