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辣滚烫

就事论事。不要借刀杀人。贾玲能瘦下来,对她个人而言,对不想放弃并且愿意好好使用皮囊的人而言,毫无疑问是正向能量;但是时代发展到这个时候,拳坛传奇拍了这么多人,鸡血打了这么多年,《热辣滚烫》这部翻拍电影的价值感是非常缺失的,在平庸这一点上,很能代表整个春节档电影的气质——当然包括撤档的和没撤档的。

“去热血化”的拳击电影是主流。确实,这年头,谁还差你那二两鸡血!像贾玲的线条,其实脱离了电影,是独立于电影之外的励志。很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顾2024年的春节档,可能只会记得身材感人的贾玲,贾玲的条缕是记忆中全部的点线面,她确实霸屏了,不是《热辣滚烫》霸屏了,是贾玲霸屏了。这么些年,真正吸引人的拳击电影,已经不是1976年史泰龙亲自写下的《洛奇》了——虽然它拿下了4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史泰龙也提名最佳原创剧本奖。

《洛奇》:多么朴素的励志

真的要把时钟拨到1976年吗,可能是“史上最强壮的编剧”史泰龙,亲自写下了《洛奇》的原创故事。我当然会记得那个洗尽铅华的超级英雄,在清晨和日暮里挥拳和飞奔的身影,这部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一共拍了6部,它说明什么呢?可能说明没有精神确实是万万不能不能的,但是它能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一定不是因为它足够热辣滚烫,而是因为它够朴实。可能要用朴素来表达。它朴素干净到让我想起同样朴素干净的赛车电影《头文字D》。

《洛奇》不是在刻画成功,它是在讲述虽败犹荣,讲述站在那里就是胜利,包括那些品质参差的续集,依然是更大意义上的人生的起伏。实际上,在史泰龙的演艺生涯里,参与制作《奎迪》是对过去《洛奇》的一种询唤,但是时代真的不同了,人们对于一部运动电影的期待,已经不是描述一个“失败者”的逆袭与成功。运动,要表达人生。因为做不到这一点,威尔史密斯并没能通过蝴蝶步的《阿里》封帝,而是更下里巴人的《国王理查德》里的父亲。

《愤怒的公牛》:救赎

谁能想到在把传奇拳手杰克·拉莫塔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之前,马丁·斯科西斯都已经打算不干这一行了,而资方之所以看中了剧本,是因为《洛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红菱艳》的导演迈克尔·鲍威尔认为,红色的圈套过于鲜艳,一直很敬重鲍威尔的马丁·斯科西斯决定把《愤怒的公牛》拍成更严肃的黑白电影。然后《出租车司机》的编剧加入了乔·佩西的角色,将故事引入家庭价值。

德尼罗增重60磅成为方法派的美谈,1977年,那部同样传奇的《出租车司机》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就是输给了《洛奇》,所以《愤怒的公牛》也是马丁·斯科西斯自己的救赎之作。《愤怒的公牛》成为影史最伟大的拳击电影,它把拉莫塔的拳击成功和生活失败一并表现,并让他反省了全部人生,以《圣经》结尾:我曾经瞎了,但我现在重见光明。当你回头再看那个伟大的开头,你要会跟人聊那背景音乐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那旋律里就是普通人的荣耀与悲伤。罗伯特·德·尼罗凭借该片拿到第53届奥斯卡影帝。

《百元之恋》:怎一个丧字了得

安藤樱基本的家庭配置,都被贾玲照搬过来了,她还画蛇添足加了乔杉和李雪琴,安藤樱的很多微表情和小动作都被贾玲拿来用了,譬如挠屁股。贾玲一定纠结了很久,她不可能不喜欢《百元之恋》本身具有的那种叙述张力,以及最后归于平淡的常态,但是这毕竟是春节档,所以最后出现了《热辣滚烫》这个片名。我觉得贾玲唯一的坚持,是最后她没有答应雷佳音的邀约,而是很飒地跑开了。这个结尾其实,还是过于骄傲了,我的意思是相对于安藤樱面对拳击渣男时,依旧卑微的哭哭啼啼的告白。

但是这可能还是因为贾玲变得太好看了,而雷佳音的人设太虚幻了。《百元之恋》的高级感,就在这生活流的平淡里,包括那些底层互相碾压的“不堪场景”,拾荒者,咸猪手和失败的拳击手。虽然都没有赢得比赛,虽然都在表达想赢一次的主旨,贾玲好像真的赢了一样跑开了,而安藤樱在真诚的哭泣声里重新接纳了那个同样具备“失败的人生”的渣男,起码看起来是这样。你不能草率地说《百元之恋》是“丧”,它只是没有那么热血,它规避的正是“热辣滚烫”四个字。虽然不是热辣滚烫,但你还是能体会生命和生活,底子里的温度。影片拿到27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安藤樱3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封后。

《惠子,凝视》:凝视生活

又是一部日本电影。好巧不巧,岸井雪乃拿到4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影后。同样是因为《热辣滚烫》而被勾连起来的“大数据相关推荐”。惠子的故事和安藤樱的故事,都是不怎么热血的生活流,而且惠子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标准底层,同时电影切入了疫情背景对普通生活的影响。其实很多人表达了一种非常大的声音,就是类似《百元之恋》和《惠子,凝视》这样抑制运动题材热血倾向的“去燃化”电影有什么好推崇的,这也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

我个人想到的是那一年奥斯卡的所谓冷门最佳影片《健听女孩》,关于奥斯卡的底层和边缘视角。甚至我还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推崇小津安二郎,其实在我的眼里,小津比侯孝贤和是枝裕和都要工整,是有一点学院风的考究和匠心的,是提纯的表达。但是那些萃取过的普通生活,尤其是情感提炼,依旧是动人的。《惠子,凝视》最动人的地方也是去拳击运动的热血化,更多镜头是它在酒店里刷马桶整理床单,更多镜头是拳馆经营的艰难,更多言外之意是拳馆老板和自己的生存之境。有时候,支撑一个人大部分精神世界的内容是相当脆弱和单薄的,原因很简单,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洛奇。《惠子,凝视》其实比《百元之恋》更生活流,更淡,更平凡,更缺少戏剧冲突,所以更像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福克纳小说的结尾曾经发问,悲伤和一无所有的结果,你选哪一个?

《百万美元宝贝》:老辣

过年那段时间,把传奇的詹姆斯·斯图尔特的几部老电影和西部片刷了一遍,确实全能,简直成了我的新爱豆。实际上,作为一名老导演,真正让我五体投地的,甚至不是马丁·斯科西斯,而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要说重新理解“去热血化”的运动电影,《百万美元宝贝》和《百元之恋》是有一番勾兑口味的。这依然是个大龄女青年的寻梦之旅,这包含了一个偏执于拳击台的老男人的觉醒之路,这当然更是一个人生无常的悲伤故事。

打出一记重拳的最好方法,是后退一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老而弥坚的电影导演作品,往往把人都放在了一个极端的历练里,那种严肃的快感,很像朴赞郁导演和姜文导演的某些作品,带给你的感觉。老牛仔不拍无聊的电影,他把这一生的风尘和所见,用最小的故事载体表达出来,有那么一些大繁若简的大师味道。虽然希拉里·斯万克全程保持热情,总是努力打开生命的新局面,但从西部片走来的老牛仔,始终是冷峻的嶙峋的面孔,对于温情无比吝啬与珍惜。所以你才总是能想起《老爷车》里用手指比划出来的一把枪。它告诉你:孩子!生活可真的不是他们告诉你的那样。关于亲手送走一个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个人,我只记得《百万美元宝贝》的结尾教练送走“女儿”,和《爱》的结尾老头送走老太。起码,我觉得两个结尾表达的都是爱,以及比重非常大的:尊严。7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蒋楠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