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8万,目前票房。
8.1,目前豆瓣评分。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不是科幻是奇幻,这么一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但是你很难想象中国电影竟然有蒂姆·伯顿,当然更难以想象的是中国会有约翰尼·德普这样的人才。但是这个观影过程是愉悦的,是那种有共同成长经验的人的默契的会心一笑。
这一切是从老师打怪兽开始的。关于教室里的想象力,以前有个短片叫《红领巾侠》,片子比煎饼侠出来得早,加上《李献计历险记》,我一度觉得中国电影的飞跃会从动画开始。但是老师打怪兽,和厕所里有一坨吃纸的“大便神”,怎么说呢,这些不经意和刻意的创作,就像体育老师拍了你的屁股,说不准是顺手还是夸你行。
只有悟空知道,敲三下是三更。
小男孩也挺有悟性,之前一直夸《年少日记》里的那个小孩,还有《老狐狸》里的岳昊。现在来看,这个小朋友岳昊真的有点东西,我是说虽然上海国际电影节不是多牛,但是能在亚洲新人奖单元拿到最佳男主角,也不能是凭空而来或者带资进组吧,这奇幻片毕竟也是那种挺会过日子的奇幻片。不然,导演不会让大鸟、大眼和大便三个模型反复出现。
岳昊不是少年老成。他身上有股劲。你要非让我说这劲是什么,我只能说看他演戏不尴尬,像那个荣梓杉给我的感觉。你要再追问我,我只能说表演也是个玄学,或者岳昊凭借童子身天然获得了童子功,而恰巧他还没有上三年级,所以还有演戏的超能力。
有一点点温柔的责备,有一点点善意的调侃,有一点点似是而非的怀念,有一点点无法回头的伤感。就像不能问我岳昊的演技是怎么回事,你同样不能问我,朱同在三年级失去的超能力到底是什么。你要非让我说超能力是什么,我只能说是一个孩子看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像仙女棒和圣衣的畅想。你要再追问我,原谅我只能装个A,告诉你那是童年,告诉你我丢失了那个超能力已经32年了。
我突然意识到,《霹雳贝贝》和《大气层消失》都不能算科幻电影,包括《疯狂的外星人》《孤独月球》和《流浪地球》,严谨点说,都是有点儿戏的科幻,归类到奇幻、强调想象力的类目绝对也没委屈它们。想象力确实是个大问题,其实在我的价值观里,《流浪地球》并没有比《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更具有想象力。只不过消逝的童年被忽略了,而技术和绿幕好像更有话语权。
虽然只有大鸟、大眼和大便。
FIRST影展也是个一言难尽的评选体系,但是给导演一个奖,还给了一个“最佳艺术探索奖”,这不自然而然又说到了另一部打着“科幻”旗号的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你别说,它们俩真有点气质相同,说不准朱同(岳昊)长大了就是唐志军(杨皓宇),他们将联袂证明:
雪花点,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也是朱同三年级失去的超能力。
(蒋楠楠)
编辑 王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