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 巢湖北岸建国家级湿地公园
独拥16.8公里黄金湖岸线,包河区一直以来以生态为重。今年,包河区将修复湿地1400亩,其中包括在巢湖北岸刚获得批复的国家湿地公园。该公园沿巢湖北岸,从南淝河口沿巢湖岸边至派河口,囊括了包河区16.8 公里黄金湖岸线,将重点恢复原巢湖岸边的芦苇、水生植物等湿地风貌,打造符合两栖类动物栖息的景观效果。
昔日大板楼太糊新村蝶变成幸福小区
随着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包河区将率先试行“智慧河长”项目,逐步实现对河流、湖泊的全天候监控。在城市之绿上,该区将以合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精心打造南一环、高铁沿线环境治理等一批尽管示范工程,新建一批主题花镜和绿地游园,进一步扮靓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民生福祉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更广
包河的飞速发展,包河百姓体会最为深切。在“五大平台”中,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平台将更关注民生保障,让百姓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包河区注重品质提升,去年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3 所,“全省教育第一强区”加速向“全国一流教育名区”嬗变。民生保障上,设立合肥首个“公益性岗位安置窗口”,棚户区改造建成率居全市第一,金葡萄家园、太湖新村等回迁小区居民住进新居。
今年,该区将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0 所,加快国际学校建设,确保合肥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主体工程完工,滨湖云谷学校实质性开工。
公共文化 悦读空间提升文化内涵
去年底,合肥目前最大的城市阅读空间——半亩方塘、全省首家乡村悦书房——大圩简约书吧相继开放,市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今年,包河区还将有滨湖世纪城等更多的城市阅读空间投入使用。区文化新馆、图书新馆、姜夔文园等公共文化场所加快建设。
文化的浸润,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去年,该区创新实施意识形态“聚能工程”,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戏曲进校园”成为全市标杆。大型庐剧现代戏《葡萄书记》广受好评,开始深入基层巡演,也入选了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今年,该区将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市民打造更多的精神家园。
钱江 李多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