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果 试点路段停车秩序好转
在开始收费的百鸟路,路边车辆停得很整齐,停车引导员张大姐说,“收费后,很多车辆驶入附近购物中心的地下车库。”
3 月27 日上午9 时许,在经开区中环城小区西侧的百鸟路上,以往这个时间路面几乎停满了车,原本的四条车道变成两车道,勉强能够供两辆小型汽车错车,如果对向驶来大车,则需要选择空隙位置避让。现在,这里已经有合肥城泊公司的引导员在指挥市民停车,车辆停放基本整齐有序。停车引导员张大姐说,“收费后,很多车辆驶入了附近购物中心的地下车库。”
在翠微路芙蓉小学段,这条路周边有好几个居民小区,以往路内两侧均有车辆停放,其中有不少是附近居民停放的大货车,早晚出行高峰期间通行速度很慢,交通安全隐患也很大。现在,路内停车明显少了。一位家长说,“原来为了抢停车位,提前半个小时就在路边停车等孩子,有些家长甚至逆行开车进来。现在,只要车往路边一停就开始计费,大家都算着时间来了,有些家长干脆不开车了,那些长期停放的车辆也开进小区,路一下子就顺了。”
追问 合肥有多少收费的泊位?
对究竟有多少收费泊位,合肥保安集团有限公司一位负责宣传的人员告诉记者,“收费的泊位在12000 个左右。”
据了解,去年9 月起,合肥市蜀山区引入合肥市城泊公司,对辖区内的33 条道路共6666 个停车位开始实行停车收费。此外,瑶海区、包河区也有部分道路的临时泊位纳入收费管理。那么,眼下合肥到底有多少路段,多少临时停车泊位要收费?收费标准是怎样的?为何越来越多的临时泊位要收费?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市大部分收费的道路临时泊位都是由合肥城市泊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收费。对究竟有多少收费泊位,该公司所属的合肥保安集团有限公司一位负责宣传的人员告诉记者,“收费的泊位在12000 个左右。”
□对话
收取的停车费主要用来建停车场
昨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合肥市物价局服务价格处处长张卫东。他表示,临时停车收费不属于听证目录内的项目,但有最高价格指导标准进行约束。根据统计,目前合肥道路临时泊位有66000 个左右,收费的有12000 个左右,占比约18%。
记者:为何越来越多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开始收费?
张卫东:合肥市汽车保有量在不断攀升,但现有的道路停车设施并不完善。这种情况下,市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和紧张的停车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车位紧缺的情况下,市民违章停车、阻碍交通秩序的情况时有发生。
临时泊位是对现有公共停车资源的一种补充。对临时泊位进行收费,是通过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市区路内车辆临时有序停放,减少市民乱停、乱放,也是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加速静态车辆周转的需要。
记者:合肥市现有的道路临时泊位有多少?收费的占比多少?
张卫东:根据数据统计,合肥现有的道路临时泊位有66000 个左右,实际收费的泊位有12000 个左右,占比约18%。临时泊位是动态调整的,最近两年撤除临时泊位约2000 个。从目前合肥的停车资源来看,后续可能临时泊位数量还要增加;今后公共大型停车设施完善后,临时泊位可能会减少。
记者:现有的道路临时泊位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张卫东:合肥市现行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最高指导价标准于2013 年制定。根据区域不同,分A、B 两套收费方案:在A 级区域内停车,收费时间段为7:30~21:30,其中,小车15 分钟以内免费,超过15 分钟至半小时(含半小时)收费3 元,以后每半小时收2 元,累计收费。在B 级区域内停车,收费时间段为7:30~19:00,其中,小车15 分钟以内免费,超过15 分钟至半小时(含半小时)收费3元,以后每半小时收1元,累计收费。
记者:15 分钟免费停车的时间是否太短了?
张卫东:设立临时泊位主要是对现有停车资源的补充,旨在缓解现有停车难的现状。既然是“临时车位”,它是方便市民办事临时停车的,就不鼓励市民占用时间过长。若要长时间停车,就不符合“临时车位”设立的宗旨。
记者:道路临时泊位收费是否要经过听证环节?
张卫东:根据安徽省物价局公布的《安徽省政府制定价格听证目录》的规定,临时停车收费不属于听证目录内的项目。
记者:不经过听证,对临时泊位收费有哪些监管措施?
张卫东:虽然不属于政府价格听证目录,但政府不是不管,我们有最高价格指导标准。道路临时泊位是由公安和城管部门根据道路交通运行情况进行施划的,划定后泊位后要对社会进行公示,此后还要到辖区价格部门进行登记,确定收费等级是A等级还是B等级。
此外,对有临时收费泊位的路段肯定要有公示牌,有收费依据和标准,同时还有举报电话。市民可对价格收费行为进行监督,如果遇到不按政府指导价收费、超标准收费、或者不明码标价的都可以拒绝支付,并向价格部门举报。
记者:收取的停车费怎么使用?
张卫东:根据《合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的规定,收取的停车费主要用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
本版稿件由 郑祖斌 路庆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冯李华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