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在庐江县盛桥镇政府,提起夏明,大家都会纷纷举起大拇指。因为无论到哪,夏明都会骑着一辆自行车,节能环保又能锻炼身体。低碳理念,舒心生活,快乐工作,这是夏明一家的生活写照。工作中的夏明十分注重节约,生活中的他也带动家人,在细节上身体力行实践绿色理念。因此,他的家庭还成为“低碳家庭”的代表参与合肥市相关评选。“节约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快乐,能为地球减负,何乐而不为呢?”
用完的洗衣液瓶子,成为浇花的工具。
骑自行车出行已成为夏明的生活习惯。
跨自行车
既节能又环保
夏明拥有三辆车,其中一辆是二手的桑塔纳,另外两辆则是自行车。
夏明是庐江县人,在盛桥镇政府工作。“家距离工作单位有25公里,只有每周一次回家的时候,我才用汽车代步。”不过,在夏明看来,在家里或是单位需要短途出门办个事,开车就有些浪费。“短距离出行开车很不环保,因此我特地买了两辆自行车,一辆放在家里,一辆放在单位。”
说起自行车,简直就是夏明的“宝贝”。他的两辆自行车虽然使用率很高,但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夏明定期还会给车进行除尘保养。“我从小就喜欢骑车,这种习惯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夏明说,骑自行车不会产生污染,更可以节约能源,又能锻炼身体,可谓益处多多。
如果在单位,需要出门办事,他就会跨上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很快跑个来回。如果在家,上街购物、出门买菜,他也都是用自行车代步。“有时候周末陪爱人去菜市场买菜,我会骑车带着她。”
在夏明上班的盛桥镇,没有共享单车,很多居民靠电动自行车代步,骑自行车的非常少。“在我们单位,之前只有我一个人骑自行车,大家看到了还会问我车在哪买的。”此时,夏明会把骑车的好处和同事们唠一唠。在夏明的带动下,他的同事也加入骑车行列。“大家平时工作比较忙,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很少运动。一位同事专门买了一辆变速自行车,休息时间叫上我一起,到周围转一转,锻炼身体,我觉得能带动身边的人就非常好了。”
浇花的水
一滴也不浪费
在夏明家中,节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点在他的妻子周梅身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周梅喜欢摆弄花花草草,如果到她家中,窗明几净、花草点缀,立即能感受到一缕芬芳,一片春意。如何照料好花花草草,周梅想了很多节约“小妙招”。
“每次做饭的淘米水,我都会留下来,单独用一个盆子收集起来。这淘米水成了家里花花草草的好肥料。”周梅说,家里用完的洗衣液瓶子,她也会留下来,洗干净后装水浇花。为了让浇花的水不浪费,不流得到处都是,每盆花下面还会放一个塑料托,花浇透沥下的水会聚在塑料托内,重新收集起来再用……这样一盆水在她家里的“旅程”就会变得很长。
在夏明看来,妻子的节约其实一种会过日子的表现。“女士都比较爱美,会买很多衣服,很多衣服过时了就不穿了。”夏明说,他妻子不会追求潮流,看似过时的衣服,在妻子的巧思之下,重新搭配,又能穿出新感觉。对于家里不要的旧衣服,如果还能穿的,妻子会把它们送到旧衣物回收箱。实在比较破旧了,妻子则会把它们剪开,做成抹布或是地垫,再利用一次。如果有旧毛衣,妻子还能拆线后织成拖鞋。
“其实和很多家庭一样,节约的理念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这也是我们自发的一种行为。”夏明说,即便是妻子做面膜,也经常是用黄瓜切片贴在脸上,“天然、环保又比较便宜,只要自己觉得好,生活就会很快乐。”
节约用纸
笔记本都是DIY
在父母的影响下,夏明的孩子夏秀杨也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让夏明印象最深刻的,是儿子上学时的DIY笔记本。
“上学时,孩子的书桌上总能看到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笔记本,翻开以后感觉总是有点不规整,但型号齐全,记事、笔记、草稿等各种用途能随时各取所需。”夏明介绍说,每年孩子用剩的本子总会剩一些空白页。为了不浪费,他便把这些空白页裁下来,按照纸张大小,重新装订起来,可以记东西,也可以打草稿。
后来,儿子慢慢养成了这种习惯,每年自己都会制作这样的DIY笔记本,省下不少新本子和纸张。现在,工作中的夏明也十分注意节约用纸。“有时候用过的文件背面还是空白的,或是打印错了的,我都会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可以再次利用。”
如今,夏秀杨已经在北京读大学。“孩子在外生活,我们会担心,常常多给一些生活费,但我会和孩子说,虽然多给钱,但不能浪费。节余的钱可以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让夏明欣喜的是,儿子不仅做到了,还把节余的钱存起来。放假回家,他用攒下的钱给爸妈买了礼物,“孩子能有这样的节约意识,我们非常高兴。”
“我们都有一个家,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低碳环保,从我做起!”夏秀杨曾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生活处处节约,注重低碳环保,已经成了夏明一家潜移默化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碧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