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晚报讯 合肥天气转暖,杨柳飞絮又“如约而至”,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困扰。未来合肥还会栽种杨树吗?可有大面积砍伐的计划?5月3日,合肥林园部门发布消息称,合肥自2015年开始淘汰改造杨树近万株,目前杨树比例适中,暂无砍伐杨树计划。
近三年淘汰改造杨树近万株
合肥自2015年开始,主城区开始有序更换部分长势不良及存在倒伏安全隐患的杨树,在城市道路、公园的改造中,对部分杨树也进行了更换。如北一环、临泉路、花园街、桐城路、宿松路、太湖路、史河路、方兴大道、西一环等改造,地铁线建设等绿化项目,近三年淘汰改造杨树近万株,改种栾树、榉树、女贞、法梧等其他树种,主城区杨树占树种比例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据统计,当前主城区杨树约5万株,数量占比不到绿化乔木的1%,与北方及周边一些城市相比,合肥杨树比例适中,尚处于‘有絮不成灾’的阶段。”合肥林园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大量杨树种植始于2002年全国性退耕还林,2012年开始,全市新建绿化项目已停止栽植杨树。在综合防治方面,合肥通过修剪、化学抑花等减少飞絮。近年开始进行小范围药剂实验,即注射花芽抑制剂,抑制花芽分化和飞絮形成。针对杨絮遇水板结的特点,在飞絮期加大道路绿化喷淋,部分降低主城区飞絮影响。
合肥林园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说,柳树开花时,因传粉需要,形成花絮;杨树果序成熟时,果实开裂后,种子借助杨絮在空中飘荡,如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寻找合适的生长地点,形成子絮。杨柳絮无毒,不会使PM2.5、PM10增加,不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和水体,更不会穿过滤清器进入汽车发动机。
成年杨树年滞尘16公斤
此外,从生态价值角度看,杨柳树为落叶乔木,是城市绿化的功臣,具有保墒固土、防风防沙、吸收废气、释放氧气、降低扬尘和噪声、调节湿度、降低高温、美化环境等作用。“杨柳垂金”的美景是我们看得见的美景,还有看不见的却是杨柳树有着强大的固碳滞尘功能。一株成年杨树,一年吸收二氧化碳约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成年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特别是杨树因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树形高大,在我国城乡绿化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夏天更可以遮荫蔽日,降低地表温度,形成很好的绿色背景。
原标题:合肥近三年淘汰改造近万株杨树 主城区杨树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