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肥新闻 »

“创新合肥”驱动工业经济蓬勃发展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中国电科16所展示“低温科技”

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中国电科16所将带来极高灵敏度的低温接收机、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气体轴承斯特林制冷机等三款典型产品,亮相高端制造展区。

其中,低温接收机是月球探测的“顺风耳”,据了解,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嫦娥五号承担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的任务。而“嫦娥”落月之前,需要进行几次变轨,何处“转身”、角度多少、加速还是减速?如果想获得这些至关重要的精确数据,必须倾听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然而,探测器的信号来自遥远的太空,在穿越地月间38万公里的超远距离后,到达地面时已十分微弱。如何才能清晰、准确地聆听“嫦娥姐姐”的声音?16所自主研发、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一代低温接收机,其核心部件工作在-260℃的低温环境下,能精确捕捉探测器发回的微弱信号。实际上,早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之时,16所研制的低温接收机就已立下汗马功劳。新一代低温接收机更能满足未来星地之间大容量数据传输与更高精度的测控,在今后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电科16所打造高科技“耳目”

中国电科16所打造高科技“耳目”

而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被称为红外探测“千里眼”的守护神。据了解,红外探测器属于典型的“夜猫子”,在夜晚没有光的时候都可以看清楚眼前的物体。与非制冷型探测器相比,制冷型的红外探测器看得更高、更远、更清楚,堪称“夜猫子”里的“千里眼”。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冷指振动小,制冷温度低,在它的作用下,探测器眼不花了,重影没有了,物体看得更加清楚了,探测距离更远了。据了解,16所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制的数代低温制冷机,涵盖各种类别的大、中、小型分置式低温斯特林制冷机产品,温区覆盖范围宽、制冷量覆盖范围广,守护红外探测“千里眼”发挥更好的性能。

另外,16所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气体轴承斯特林制冷机工程样机,并形成液氮温区5W、10W、15W、30W的谱系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和禁运,填补国内空白。据了解,低温生物冰箱迫切需要能够在低温下(-150℃以下)仍然能够高效工作的制冷机,以提供冰箱的冷源。气体轴承斯特林制冷机是最佳选择,而基于该制冷机作为冷源设计而成的低温生物冰箱,也即将应用于空间站,将成为国内首个应用于空间站的斯特林低温冰箱。

记者了解到,在合肥,像中国电科16所这样的科研院所还有不少,他们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研发创新,为“合肥制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高手”

高新技术企业,同样是合肥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在合肥高新区,随着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了精准医疗、第三方医学检验等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高手”。2016年3月,以金域医学(合肥)为建设主体的首批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已投入1.5亿元,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及海归学者20人。目前,中心已成功转化和开展了50多项针对遗传性疾病、肿瘤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检测项目,拥有基因高通量测序、芯片技术、质谱技术、FISH技术、多重PCR技术等领先技术平台。

金域医学始终坚持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金域医学始终坚持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据介绍,该中心还将研发出生缺陷、遗传病检测、肿瘤筛查与靶向检测、感染性疾病等13个系列、150个检测套餐,服务全省1500余家医疗机构,每年可为超过100万人提供遗传病诊断、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防治、出生缺陷防治、感染性疾病防治等疾病领域的精准医疗,以及全生命周期、全疾病领域、全病程管理的精准医学检测服务。同时,该中心还可通过检测规模效应来降低检测费用,推动基因检测的平民化和廉价化,实现健康惠民全省覆盖,降低出生缺陷患出生率,并对遗传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从零起步发展到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领军者,金域医学始终坚持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多年来通过自主创新和追踪全球最新技术前沿,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扎实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巩固和强化核心竞争力。据了解,近年金域医学每年的研发费用投入平均占比超5%。下一步,合肥金域将致力于基因检测、病理诊断、医学检验等的深入探索,推进生物样本库建设、健康大数据开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助力安徽省精准医疗行业的科技进步与生物健康产业的发展。

跨国巨头将研发中心设在合肥

随着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的落地,合肥的创新体系,也迎来了国际巨头的加入。

5月24日,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在“中国家电之都”合肥举行了全球研发中心及中国总部启用庆典。这意味着,继去年11月惠而浦合肥智能工厂投产以后,惠而浦又将自己的研发机构带到了合肥。

合肥产投集团是惠而浦中国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集团董事长雍凤山表示,惠而浦中国总部及全球研发中心的落成,不仅意味着惠而浦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创新平台支撑,也意味着合肥将得到惠而浦全球创新资源的支持,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合肥的家电产业将进一步向高端延伸。

而合肥市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惠而浦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选择在合肥建立其中国总部及全球研发中心,可以凭借百年创新积淀,带动安徽乃至中国家电产业向高端延伸,推动中国制造向工业4.0时代迈进。

记者了解到,惠而浦公司在美国、巴西、意大利、德国等世界各地都设有研发中心,位于合肥的研发中心,是惠而浦全球七大研发中心之一,每个研发中心各有所长并且资源共享,这将推动合肥打造“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平台和人才为创新“插上双翅”

据了解,合肥正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该市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陆续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四个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按照规划,合肥力争到2020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00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产总值比重达25%,打造10个左右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基地,建成高水平、高层次新型协同创新平台10个以上,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超过100家,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主图:高科技领域处处有电科18所的贡献。

主图:高科技领域处处有电科18所的贡献。

同时,合肥持续引进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该市正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力争到2020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经费,新引进及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600人、省市级领军人才3000人,集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于10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8%。

有了创新平台和人才,最需要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目前,合肥已形成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以晶合晶圆、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海润光伏、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欣奕华、巨一自动化、雄鹰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北大未名、安科生物、丰乐种业等为龙头的生物产业链,以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国轩高科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下一步,合肥还将完善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等四大创新体系,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球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届时,合肥制造业将闪耀着更灿烂的科技创新的色彩。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责任编辑:张至卿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