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肥新闻 »

合肥滨湖科学城将有建设“线路图” 总体规划启动招标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6月20日,记者从合肥市规划部门获悉,《合肥滨湖科学城(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已正式启动招标工作。按计划,今年12月将提交总体规划的最终成果,并按法定程序报批。

范围

规划面积相当于直径25公里的圆

去年9月,我省印发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规划建设滨湖科学城。此次,《滨湖科学城(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基准年2018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分为滨湖科学城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个层次。

其中:滨湖科学城范围包括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肥东县、肥西县等部分区域,覆盖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包河经济开发区、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等4个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491平方公里,相当于在地上画了一个直径25公里的圆。

另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范围包括蜀山区、庐阳区及包河区部分区域,用地面积约102平方公里,分为国家实验室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区、规划发展区。本次重点规划范围为国家实验室区、规划发展区及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90平方公里。

亮点

构建空间组团舒展的总体结构

优化总体空间布局是《规划》编制的重点任务。《规划》要统筹滨湖科学城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统筹分析与引江济淮廊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关系;优化整合科学城各大空间发展板块,统筹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科学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构建功能协调互动、空间组团舒展的总体结构。

此外,还将结合开发强度分区和基础设施支撑条件等,明确片区内人口容量和人口分配。注重与正在编制当中的合肥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注重生态网络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衔接,协调新区与主城区空间布局关系。

鼓励引导核心地区空间意象设计

此次《规划》将进一步研究滨湖科学城的中心体系及各级中心定位、规模、位置及设施配置等问题,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住居、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提升宜居宜业水平,确定各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用地范围。

整合自然、历史与现代的景观资源,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新区总体空间设计概念与特色塑造要求,加强江淮运河工程沿线城市景观的深度研究,并充分考虑用地开发模式和公共活动体系的建立,建立完整的开放空间系统,鼓励进行核心地区、重点地块、敏感地区空间意象设计引导。

制定滨湖科学城近期建设“线路图”

结合高新、经开、滨湖等产业基础,《规划》要进一步研究滨湖科学城未来的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新区。结合产业与功能布局,明确产业的环保要求及规划应对策略。重点明确江淮运河沿线各类管控分区的具体界线及划定原则,细化岸线管控要求,提出相对应的生态管控策略与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规划》将提出滨湖科学城开发模式和分期实施建议,提出滨湖科学城开发建设的时序,明确近期建设的范围与重点,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制定相关规划保障措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协调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交通框架下,《规划》要与城市高快速路网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等密切衔接,深化与新桥机场、合肥南站、合肥西站、江淮运河、合肥港等重大交通枢纽的衔接;重点研究江淮运河沿线跨河交通组织及交通路网衔接,细化码头、港口和物流园区布局,做好各类航运码头与陆地交通的有机衔接。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是一种将公交系统与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此次《规划》将合理组织新区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轨道系统及城市慢行系统,构建新型交通体系,并按照TOD理念落实公共交通与用地的互动协调;并明确重要道路红线、断面和交叉口控制形式,合理确定主要交通枢纽设施的构成、规模和位置。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有建设方案

而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层次,《规划》要对科学中心片区近年已经编制的各类规划进行系统梳理,明确科学中心核心区总体发展思路、规划定位、发展目标和建设内容,合理提出规划发展策略。同时,合理确定城市设计编制片区。

围绕山水格局,突出人地和谐,对重点规划地区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布局、公共空间设计、天际轮廓线、交通组织形式、建筑密度及高度、建筑风格及色彩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和安排。

此外,《规划》还将编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落实用地布局,明确生态绿地系统及道路交通组织,安排重大科研要素落地和产业空间布局,对整体空间形态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进行控制和引导,对近期建设重点项目进行安排。

时序

编制分“五步走”12月提交最终成果

◎6月完成规划招投标工作及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7月完成现状调研阶段,组织座谈会,进行相关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进行前期研究准备,制定规划研究工作框架及技术路线;

◎8-10月完成初步成果编制阶段,完成规划研究草案编制,征求各区县、开发区以及各部门意见,对规划研究草案进行深化调整;

◎11月组织专家对规划研究方案进行论证,并按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调整;

◎12月提交最终成果,按法定程序报批。

意义有利于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合肥市规划部门认为,合肥滨湖科学城(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是合肥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肥市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功能的主要平台,还是合肥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示范窗口。编制总体规划,加快滨湖科学城建设,意义重大。

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有利于促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共同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强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另外一方面,还有利于培育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新支点,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推进巢湖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绿色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记者 方佳伟)

原标题:合肥滨湖科学城将有建设“线路图” 总体规划启动招标
责任编辑:吴月峰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