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昨晚睡着了吗?眨眨眼,用力握我的手……”13日早上,安医大四附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戚金威在阿左吉独床边轻声问道。
41岁的阿左吉独来自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侯古莫乡八嘎村,因为家庭窘困,父母早逝,这么多年,一直独身一人,漂泊在外打工。两个月前,阿左吉独跟随一个工头,从成都来到长丰县杨庙镇,干通信线缆工。刚干了一个多月,一场突然袭来的重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突发重病,医护人员日夜守护
“医生,快看看他是怎么了?”26日晚,两名工友带着阿左吉独来到安医大四附院急诊科。“患者来的时候,已经完全昏迷,头部磁共振显示,患者大面积脑栓塞,有一侧大脑半球就几乎没有血供,情况非常危急。”戚金威介绍,考虑到其病情危重,在合肥又举目无亲,只有一两位热心工友相伴,戚金威随即向院领导申请开通绿色通道。
一般病情危重的患者,最好是送入ICU重症监护室,但是ICU的花费,对阿左吉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怎么样既能保证治疗,又能替阿左吉独节省费用呢?
“我们把呼吸机、生命体征监护仪等一系列设备都搬到了阿左吉独的病房,医护人员轮流上阵,将普通病房临时升级为24小时不间断看护的icu。” 戚金威介绍,经过三天的倾力救治,终于把阿左吉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目前阿左吉独生命体征平稳,但因为病情严重,已经无法言语,左上肢和左下肢完全丧失了活动能力。
家庭异常贫困 医护人员解囊相助
救治阿左吉独的同时,医护人员也通过工友,帮他联系到了远在大凉山的亲友,据了解,阿左吉独姐弟五人,他排行老二。得知哥哥生病,吉独的两个弟弟也从老家即刻动身,因为大凉山交通不便,经过两天两夜的奔波,终于在8月28号夜里,赶到了合肥。而他们的到来,也让医护人员发现,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远比想象得还要严重。
三弟阿左吉则介绍,他们家地处大凉山深处,生活异常贫困,兄弟三人只有他娶了妻,生了子,也只有二哥盖了间房,他们一家就和二哥生活在一起。由于没读过书,三人都是靠打零工为生,生活只能勉强糊口。而这好不容易借来的2000块钱,还没到医院,就花去了大半。
到合肥,为了帮哥哥解决医药费,兄弟俩又是找老板,又是找劳动部门,找法律援助,两三天下来,身上的盘缠就所剩无几,连吃饭都困难。看到这种情况,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戚金威又和同事,自掏腰包,凑了1100块钱,给兄弟俩救急。
据了解,入院近20天,阿左吉则的费用缺口已经达到了两万元。据了解,虽然阿左吉独参加了新农合,但因为是跨省治疗,所以必须垫付完医药费后,才能回老家报销,按照惯例,他这种情况大约也只能报销40%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