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淮晨报讯 日前,市民吴先生发现家门口附近两家相隔不到百米的医院,被设置为急救分站,质疑资源重合浪费。合肥市卫计委工作人员回复称,目前合肥市急救站点建设暂无相邻距离规定要求。同时,合肥市急救中心负责人表示,明年开始将继续增添23个急救站点,同时“智慧120急救服务平台”已经上线,提高合肥市院前急救能力。
质疑:两家急救站点相隔不到百米吴先生反映,在蒙城北路与洪河路交口附近,有安徽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安徽合肥新康医院,尽管两家医院相距不到100米,但均是合肥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分站。“两个急救分站这么近,是否资源过于重合?”吴先生质疑道。
对此,合肥市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合肥市急救站点建设暂无相邻距离规定要求,新增加急救分站本质上和在已有急救分站增加急救车组相同,都是对120急救资源的加强和补充。”此外,该工作人员解释道,即使两家医院都作为急救分站,但并不是同时只服务于一片区域,而是都要接受全市120的统一调度。
现状:城区扩大导致急救资源需求增加
院前医疗急救是指为急、重、危伤病人进入医院前提供的医疗救护。作为急救医疗服务的重要部分,院前急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抢救的成功率。那么目前合肥市院前急救能力究竟如何?
合肥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合肥市区内急救站点27个,其中合肥急救中心直属站点7个,其它20个为网络医院急救分站,市民反映的两家医院,就是网络医院急救分站,它们是急救中心和各类医疗机构共同建设,接受统一调度指挥、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急救分站。”
据了解,目前合肥市市区已建立以合肥急救中心为主体,正在形成“合肥急救中心+急救网络”的院前急救网络格局。但是合肥市区急救站点数量仍然不足,站点建设密度比起发达国家(地区)和先发地区仍有差距。全市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区,新城区、未来城区布局不足。
此外,据透露,合肥市院前日常急救年接、打电话总数、总派车数都在呈逐年增长趋势,需求不断增加。今年截至2018年12月1日,合肥120急救出车87975次,日均263次,单日出车最高为310次。
规划:十三五期间增添23个急救站点
为了满足院前急救需求,根据《合肥市“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合肥市将在“十三五”末设置50个医疗急救分站。对此,合肥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将通过市急救中心自建和与各区(开发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的方式设置急救站点,三年内计划增添23个急救分站,逐步消除急救盲区,不断满足市民对院前急救服务的需求。
此外,急救中心将综合考虑规划布局、区域人口数量、服务半径、交通状况和院内医疗急救机构分布情况、接诊能力、区域特点等因素,按照“十统一”原则建设急救站点,保证区域内站点(当班车辆)数量,争取将城区出诊半径控制在3-5公里之内,将平均出诊反应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进展:智慧120急救服务平台已上线
记者还从合肥市急救中心了解到,日前“智慧120急救服务平台”项目已经正式上线运行。
合肥市急救中心调度责任员刘衡告诉记者,平时有很多求助者在拨打电话时,很难说清自己所在的位置。而如今,通过短信定位系统,市民遇到定位困难后,急救中心会发送一条短信,市民点开短信内的链接,急救中心就可以获取市民所在的位置,及时派送急救车。
此外,如果遇到呼救者表达含糊不清特殊情况时,还可以借助新增设的多渠道智能接警(短信H5)功能 ,报警人可实时上传文字、语音、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多媒体信息。
据了解,“智慧120急救服务平台”二期也正在规划中,将增加电子地图服务系统和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实现更为科学的急救指挥调度一体化服务。
晨报星级记者 周坤 文/摄 通讯员 姚娜
原标题:相隔不到百米设两家急救站 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