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日报讯 小菜市关系大民生,去年以来,我市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深入推进城区菜市场提档升级。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城区112家计划进行示范性改造的存量菜市场,2018年已经完成59家。
建管并重,提质增效
为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我市从2018年开始启动为期3年的城区菜市场建设管理提档升级行动工作。自2018年起,通过2年时间全面完成城区菜市场示范性改造;通过3年左右时间补齐城区菜市场缺口短板,完善城区“菜篮子”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体系;通过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城区菜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为引导、鼓励菜市场产权人与建设改造项目的投资人踊跃参与提档升级工作,出台了《合肥市加快推进城区菜市场建设管理提档升级实施意见》,给予政策支持。《意见》明确,对验收合格的改造提升或新建示范性菜市场,由市财政、区财政和产权人按4∶4∶2的比例承担改造或建设资金。围绕支持政策的落实,我市还陆续制定印发了10个相关配套文件,规范工作标准,明确保障举措,有效激发了菜市场产权人和投资人的积极性。
“三分建,七分管”。我市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建管并重。在日常监管方面,按照建管统一、属地管理、分工负责、探索创新的原则,明确了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街道和社区的属地责任。在奖惩兑现方面,明确自2019年起,每年安排不高于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城区菜市场长效管理奖补。市工商局牵头采取月度考核、第三方考核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城区菜市场长效管理情况进行量化打分、评定等次和兑现奖惩,排名靠前的菜市场通报鼓励并给予资金奖补,考核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
顶层设计,科学配置
“菜篮子”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实现城区菜市场“服务城市居民、完善城市功能、规范城市管理”的建设目标,市工商局会同市规划局、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我市首个菜市场规划——《合肥市城区菜市场布局专项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据介绍,《规划》借鉴了沪宁杭等先发城市菜市场建设、管理经验,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扶优汰劣”要求,将合肥市城区菜市场定位为“以服务城市居民为核心,布局合理的日常公共场所;以提升社区品质为重点,功能完善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以保障食品安全为宗旨,管理规范的食品交易中心”。
《规划》按近期到2022年、远期到2025年,提出了菜市场设施的分类规划指引。其中,到2022年末,按照800~1200米服务半径,市区规划菜市场设施覆盖率要达到100%,菜市场总量达到198家;至2025年末,城区菜市场总量达到240家,城区单个菜市场服务人口约2.5万人,千人指标达到125平方米/千人,实现均等覆盖。
(吴东生 华传玺 记者 方娟)
原标题:我市升级菜市场保障市民“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