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肥新闻 »

名校名师点评2019年高考合肥二模试卷(2)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数学:新颖灵活紧扣考纲着重检测解决问题能力

□ 合肥工大附中余树宝合肥32中吴少霞

本次试题新颖、灵活、思维量大。试题紧扣高考考纲, 在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数学基本思想的同时,着重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结构和分布非常合理,贴近全国卷。与“一模”试题相比,难度有所提升,区分度加大。

试题突出考查了复数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排列组合、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重点考查了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圆锥曲线、数列、函数与导数。

试题的简单题送分送到位,如1、2、3、4、5、13、14 题,极易拿分;中档题注重知识点的小综合应用,如第9 题要综合考虑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零点和极限思想。主观题结构稳定、综合性强、思维强度大。如17 题考查了正余弦定理、和差角公式、辅助角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8 题立体几何兼顾空间想象、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空间向量法的运用;19 题概率与统计,取材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能够读懂材料,提取信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处理。试题注重对概念和性质的考查,分别在第3、7 题和第20 题的第1 问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第一定义、抛物线的性质。试题弘扬了数学文化,第11 题中就以数学文化为背景考查了数列的错位相减法求和。第21 题综合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将数列与函数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突出考查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有限与无限等数学思想方法,试题综合性强,入口易,深入难,起到压轴的功效,考查了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素养,还深刻地考查了学生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我们后期复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回归教材,注重概念与公式。

2.加大专题题型训练,规范解题。

3.注重方法的引导和总结。

物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关注物理核心素养

□ 合肥市教科院陶士金合肥一中孙金殿合肥32中李长林

相比于往年试卷,今年的合肥二模试卷的导向性更强,重视基本物理知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考查,重视见物思理和基于基本知识建模。题目突出了以下特点:

1.主干突出。突出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功能关系、电磁感应、动量、物理图象、气体实验定律、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等主干知识。

2.试题注重难度梯度的设计。选择题中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有利于考生调整心态,进入答题状态。第25 题,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命题者将试题从易到难分三问设计,使得不同水平考生都能发挥,体现试卷的区分度。

3.试题创新力度较大。虽然初看整个试卷,各道试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仔细一看试题都是经过深度改编或者原创,不注意具体分析就有可能掉入陷进,指导考生注重审题,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如选择题第19题死记硬背“高轨、低速、大周期”的卫星运行规律就会掉入陷进。

4.试卷将能力考查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对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的考查。整个试卷,易、中、难试题的比例恰当。计算题在能力要求方面,适当增加了数学运算量,加强了对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实验数据的图象处理),这使大部分考生很不适应,易丢分,增加了整个试卷的区分度。

5.结合高考“一体四层四翼”评价要求。试题通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命题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

复习建议:

1.加强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复习只有对概念的定义把握准确,在真正理解物理规律、掌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顺利作答。如选择14 题失分现象严重就是对光电效应的影响因素理解不透彻导致的。

2.重视科学思维过程的模型构建在物理学中,很多模型都是将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想化的结果,如选择题15、18、20 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积极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主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解题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实验探究在物理学科中的作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科学分析其后面存在的内在规律及本质属性,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手段。实验复习时要尽量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条件,重做基础性实验,通过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和达成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培养试验设计能力,在实验中感受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重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从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来看,教育部提倡的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杜绝题型式学习与考查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并将继续影响以后的高考。在考试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时,要逐步克服畏难情绪,要冷静地对题目情景、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可用方法等进行逐步罗列、组合,进而列方程求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学术责任感。

5.回归课本,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坚持科学训练对课本知识加以归纳、整理,要注意教材插图和课后注释内容,重视课后习题的复习,通过“回归”教材,做到温故而知新。研读《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注重物理考纲要求的五中能力,后期复习中,仍要不断分析《考试说明》中的经典题型示例,认真梳理考点,逐一过关。坚持科学训练,做到规范答题:后期复习阶段,更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多选做真题,多进行限时训练,有意识的提高读题审题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答题要简洁、规范。学会运用物理语言简述解题过程,力争分步列式。在备考的冲刺阶段,要注重做题的实效,不贪多,不图快,切实提高综合复习的效率。

生物:夯实基础,科学训练,系统整理

□ 合肥市教科院黄威合肥32中倪良仁

2019 年“合肥二模”生物试题,紧扣

《考试大纲》,体现新课标理念,聚焦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注重考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对当前一段时间教学情况有甄别功能,同时对后期做好高考备考具有指导作用。

1.试题突出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考查。如必修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结构、代谢、增殖、癌变。必修二: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定律。必修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选修:酶的应用,胚胎工程等。试题围绕某一核心知识点综合考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和整理。如第1 题从细胞成分、结构与代谢角度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第4 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和场所。第29题考核生物膜系统的元素组成,膜结构的转换和生物膜的功能。第31 题综合考查下丘脑功能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2.考试对学科思维要求很高。较多题目需要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来解决。第3 题为常考遗传图谱题,但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判断、推理、计算能力。第6 题考查能量流动,图片信息来自于大学教材,落脚点是高中基本概念,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及应变能力。第30 题、第31 题、第32 题、第37 题等都需要学生即时学习、加工处理信息。试卷答案表述相对较长,需要学生用生物学术语进行表达交流。

3.图文转换能力要求高。整张试卷除第1、4、5 三题外,其他9 个题目都有相应图文说明,重点考核学生阅读生物学图表、图解,提炼有用信息,进而推理、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实验设计题比较常规,重点考核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如第2、5、37 题。迅速捕获了今年考纲的变化,提醒师生注意。如第37 题体现了考纲新增内容——“有关酶的应用”:(1)酶活力测定的一般方法(2)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3)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复习建议

1.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回归课本,对课本内容要无死角阅读、理解和熟记。如本次模考第31 题(共10 分),有3 空6 分是要按课本原话答题。2018 年高考第29 题有关“收割理论”的考查就是来源于课本必修二第123 页小字。

2.平时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适量的高水平测试如近五年高考真题,暴露问题,认真分析,以点带面,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相关章节,全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多张试卷同一概念横向比较归纳整理,切实提高综合复习的效率,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高考必胜的自信心!

化学:紧扣考纲,突出能力,着力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 合肥市教科院苏仕标合肥一中任峰合肥32中沈冰心

本次“合肥二模”化学试卷在紧扣2019年《考纲》的基础上,导向性更强,重视基本化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迁移和应用。试卷知识点覆盖面广,题目不偏不怪,难度适中,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1.落实考纲突出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实验现象及操作、有机化学基础、电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等主干知识。

2.落实核心素养选择题重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6 题利用了实验室常见物质制备的模型架构;27 题在设计除杂方案上落实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28 题充分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并且在题首就指出治理污染,增强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3.能力引领选择题中关于摩尔质量不同的混合气体中质子数的计算,新型有机物碳环个数的判断,结构决定性质的推理;主观题中改变条件之后两次平衡压强比的计算,对图表的理解、运用和计算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对能力的考查,对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

4.回归课本整张试卷给人一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如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回收铜的工艺流程等都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度归纳和升华再现。这也提醒我们在后期的复习中,回归课本,做到温故而知新,坚持科学训练,注重做题的实效,切实提高综合复习的效率。

历史:立足课本,重点培养能力

□ 合肥市教科院靳玉仓合肥一中张玉生合肥32中李云

2019 年合肥市二模文综卷历史部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稳中有新,既注重对基础的考查,也体现了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测试目标明确,考查方式合理而灵活,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整体区分度较高,利用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的选材,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凸显学科核心素养。针对二模试卷及后期的复习,个人提些建议:

一、研读《考试说明》,夯实基础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二模历史试题引用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形成了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知识的落脚点都是教材的基本内容。如29 题虽然引用了张謇及大生纱厂的史料,但还是在考查课本中民族资本主义不同时期发展的特征。因此夯实基础至关重要,在复习中还要理清历史发展的专题线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知识框架。

二、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模历史试卷多道题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尤其是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如24 题商代人本意识的体现,30 题抗日战争中中共贯彻群众路线,41 题中国移民对东南亚的经济的促进作用及33题法国强化民族国家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家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强化材料阅读能力。二模历史试卷中运用了多种史料。有文字材料,有25、42 题的表格材料,有35 题的漫画材料。在材料阅读时要注意全面地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史料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学法指导,尤其是解题方法的指导。复习中,要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42题这种开放性试题,首先要观点明确,其次史实要多角度分析,多层次地论证。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结合。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适当小结,最后升华观点,结论正确,首尾呼应。总之要根据二模反映的实际情况,调整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本组稿件组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洪金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文章关键词: 点评 二模 试卷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