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肥新闻 »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合肥要倾情打造“养人”之城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称赞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给予这座城市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合肥人才战略的核心和关键、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就是“养人”,就是要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日前,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养人合肥”就是要培养和引进更多优秀人才,让合肥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天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AII14092101

合肥市天鹅湖畔风景宜人,一幢大楼上打出“我爱合肥”字幕。(本报资料图片)

让更多人才向合肥聚集

宋国权说,合肥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非常渴盼人才的集聚。而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合肥也拥有了吸引人才的条件。比如,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中,合肥改善了交通环境。“现在,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名副其实的综合铁路枢纽,‘米字形’高铁四通八达。”

据介绍,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合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案。未来,合肥将形成9 个方向、13 条线路引入的大型放射状交通枢纽。“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吸引人才来到合肥的优势之一。”宋国权说。

同时,宋国权表示,合肥要以交通枢纽为支撑,建设好城市硬环境,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这样就会有更大的吸引力。“合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是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能为创新发展提供原动力。”他说,合肥需要卓越的科学家,也需要优秀的企业家,“我们一方面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在肥各类院校发展,助力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更多优秀企业家投资兴业、‘合作发财’。”

在他看来,巨大的产业需求,会让更多人才集聚。近年来,一些新兴产业在合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比如,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5 代线正式投产,引领全球电视面板业快速进入8K时代;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正在加快建设;晶合12 英寸晶圆项目成功量产,打破国产面板芯片几乎全靠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中国芯”合肥造。这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为合肥增添了人才,其中平板显示聚集人才2 万多人,集成电路已引进海内外产业人才1400多人。

让各类人才在合肥扎根

宋国权说,人才的成长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离不开完备的生存要素和完善的生态系统。合肥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城市发展观,聚焦人才强市战略,倾情打造“养人”之城、创新之都。

如何“养人”?在宋国权看来,首先要打造优越的创新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走创新驱动道路。”他说,合肥一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技术与产业、金融与资本、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为支撑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

毫无疑问,优越的创新环境将为合肥“养”出更多卓越的人才。“养人”需要优越的就业环境。宋国权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引来了人才,却没有相应的产业、相宜的岗位,那么对于个人发展、城市进步是没有益处的。他说,合肥要根据城市转型方向、产业升级导向来招贤纳士,“既重视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进,又欢迎高技能人才的加盟,既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又创造全要素的创业环境,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养人”需要优越的人文环境。创新是合肥的最大优势、最优品牌,尊重科学、尊重创新、尊重实干也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气质。宋国权说,引才、用才固然需要“绿色通道”,但成长、成才最终要融入和扎根这座城市。所以,合肥要构建崇德向善、开明开放、精致大气的人文环境,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各类人才在合肥安居乐业。

宋国权表示,合肥还要为人才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比如,完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提升城市功能和建设品质等,让各类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对此,宋国权表示,合肥将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以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创新实施“排长制”为抓手,加快解决巢湖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让城市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让各类人才在合肥愉快工作,创新创业。

让民营企业家安居乐业

民营经济是人才的聚集地,让民营企业家安居乐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合肥“养人”的重要内容。

对此,宋国权表示,民营经济以其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成为合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全市超1/2 的生产总值、超1/2 的投资总量、超七成的税收,都是民营经济创造的。同时,民营经济以其迸发出的创新创造动能,成为驱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据统计,合肥市八成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出自民营企业。另外,合肥的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数占比已经超过七成,新增就业的八成都集中在民营企业。

如何推动民营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宋国权说,合肥将着力解决融资难题,降低税费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并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他表示,民营企业家是发展民营经济的主导力量和宝贵财富,合肥将把企业家队伍作为城市发展最稀缺的战略性资源、最特殊的人才资源和最重要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家群体健康成长。“我们也会为他们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配套齐全的服务环境等,让合肥更加宜居宜业。”

当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作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科学高地”,自然也需要高层次人才。

宋国权表示,合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依托全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用好安徽创新馆等重要平台资源,高标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打造“2+8+N+3”创新体系。同时,合肥还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针对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的不同需求,分类梳理完善相关政策,形成系统化、精准化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高端人才更看重的是成就事业的舞台,合肥已有很好的基础,又陆续搭建了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今后要继续加大力度,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宋国权说。

作为当前全球热点产业之一的人工智能,在合肥起步较早,先后培育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中国声谷也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2018 年赛迪顾问评选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榜单,合肥位列第五。

“合肥在人工智能发展上有机遇、有优势,也有条件、有基础,完全有信心走出一条新路。”宋国权表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合肥也要坚持以人才供给为根本,塑造持续发展优势。

“人才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最核心要素资源,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引进集聚和培养培训,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他说,合肥一方面要拓宽视野,加快招才引智,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才培养,推动在肥高校组建人工智能学院或学科,在计算机、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导入人工智能课程,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责任编辑:许大鹏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