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地不接受他人捐款
昨天,记者来到基地探访的时候,刚好有两位爱心人士前来捐赠狗粮,詹姆斯与他们聊得很愉快。詹姆斯坦言,运行一家宠物救助机构需要很多花费,光靠自己的工资肯定不行,他并不是有钱人,所以多亏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但是我不接受捐钱,我们只接受药品和狗粮等。”
詹姆斯介绍,自己虽然是医生,但只会做基本的救助,包括打疫苗等。如果发现小动物们有生病的情况,他一定会带它们去专门的兽医那里救治。他还专门和一位兽医合作,请她一周三次来基地查看动物的身体情况,并为他出具一份报告,提出建议和做法。
“前两个月,我们给眼睛受伤的狗狗做了手术,加在一起花了六千块钱。”詹姆斯说,他理解的救助基地不是商业机构,而是慈善机构,所以账面上不应该有钱,即便有钱也需要用到这些动物的身上。
北京的退休医生张晓京长期关注动物救助与保护,和詹姆斯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两天她刚离开救助基地回北京。来的这段时间,她找人把基地的水塔做了维修,解决狗狗们的洗澡问题,又给这些狗狗们买了很多胡萝卜、大米。
愿它们能被妥善收养
虽然不怎么会说中文,但詹姆斯和姜老板、陈师傅以及这些爱心人士们都相处得很好。同时他们也对流浪狗的收养速度感到了担忧。“现在经过媒体还有一些人的呼吁,已经领养走十几只狗了。”姜老板说,因为中文沟通更加顺畅,他也会要求来领养狗的人加微信,看一下狗的生存情况。此外,随着姜老板老宅在年底可能会面临拆迁,新的基地何去何从又面临各种选择。
不过詹姆斯却淡定很多,“我不太会担心,因为目前基地里的这些狗是健康的,它们可能会因为年纪大去世,但它们至少不会病死。”詹姆斯拿出一沓疫苗本展示给记者看,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每一只狗的名字和疫苗接种情况。
而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未来的领养做好铺垫。“这样如果有爱心人士把它们接走,就知道这些狗的身体情况了。”詹姆斯告诉记者,不仅有本地的好心人,基地里还有几条狗狗已经被美国、加拿大来合肥的人士收养,并且带到国外。“如果救助站一只流浪动物都没有,那我就开心了。”詹姆斯说,这两年虽然自己在基地上花了很多心血,但他也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只是希望更多人关心、救助这些流浪动物们,给它们一个好的归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陈牧/文 王从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