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新安爱心桥】照顾重度癫痫儿子21年 为方便送子就医她想要一台轮椅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家住合肥市红四方社区的小浩今年21岁,从小患有婴儿痉挛症,如今,发展为重度癫痫,靠药物维持生命,是医院的常客。20余年来,小浩从未叫过一声爸爸妈妈,但夫妻两人一心一意照顾着他,甚至没有再生育,守着儿子成长。马上过新年了,妈妈刘艳希望能得到一个轮椅,在儿子发病时,能够一个人推他去医院。

可爱大胖小子

却患上了癫痫

1999年3月,刘艳怀胎十月,在产房里,她遭遇了难产,足足生了一天多,终于生下一个7斤6两的大胖小子。小浩的出生,为家人带来了很多欢乐。但这份欢乐仅维持了7个月时间,便戛然而止了。

妈妈刘艳发现,儿子常有不自觉的、突然往前俯冲的状态,带到医院检查后,被要求做脑电图。脑电图出来后,当时医生说是脑白质不清,初步诊断为婴儿痉挛症。“就是说长大后是个呆子,脑子不行。”这一结论,让刘艳一下子崩溃了,“这么小这么可爱,怎么就说他脑子坏掉了?”获知消息后的半年里,刘艳整晚失眠,早上起来时,枕头常被泪水浸湿了。

如今回忆起来,刘艳仍没忍住泪水。不过,即使遭遇这样的打击,刘艳与丈夫还是决定,把小浩养大,并且为了专心照顾小浩,两人没有再生育。

小浩后来被确诊为重度癫痫,经常犯病,一犯病则无法自控,全身抽搐加呕吐。小浩不会说话,大小便失控,状态好时能爬上楼梯,却无法自己下楼。

夫妇俩悉心照顾

不让孩子受苦

刘艳和丈夫带着小浩求医,几乎踏破了合肥各家医院的门槛。最初,小浩还曾给过刘艳夫妇俩希望。“是3岁的时候,突然他能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了。”刘艳说,那是儿子给她的一个惊喜,那段时间,依靠药物治疗,小浩的病情控制得不错,三到六岁期间,竟然一次没有犯过病。

但好光景也只维持了3年时间,此后,小浩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换药,也不顺利。不过,刘艳夫妇俩的精心照顾,一直延续着小浩的生命。“医生都讲,他的命是我们俩给的。”这句话,是对刘艳夫妇俩多年精心照料儿子的最好褒奖。

怕小浩突然摔跤磕伤自己,刘艳在家里铺了很多软垫;由于小浩大小便失控,为了能及时给他换上干净的裤子,刘艳买了20多条;怕小浩从床上掉下来,十多年来,丈夫一直陪着儿子裹着棉被,睡地上。“就想给他搞舒服一点,怕他难受。”刘艳说。

想要一台轮椅

方便送儿子就医

刘艳说,比起身体上的劳累,一家人更是苦在心里。退休后,她每天陪伴在儿子身边。

心情好的时候,刘艳会带着儿子一起到小区楼下走一走。但近来,小浩发病的频率越来越高,有几次,刘艳一人在家时,根本无力扶起他,更别说送医。这个新年,刘艳希望为儿子添置一台轮椅,这样,在他发病时,可以推着他去医院急诊。

合肥市荷叶地街道红四方社区在了解到刘艳的家庭情况后,特地为她家申请了计生家庭特扶政策资金支持,逢年过节还送上慰问金。“我是活在别人的同情里和自己坚强的泪水里。”刘艳自嘲道,不过,看着酣睡的儿子,她知道自己坚持的理由,那是无法割舍的母爱。

如果您愿意为小浩送上一台轮椅,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2000,为这个小家添上一丝新年温暖。

于娟 季云冈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朱庆玲(文中人物为化名)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