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雅之琳心理工作坊心理咨询师王琳:在考试前一段时间,考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波动,产生恐慌、不安、焦虑等心理;甚至有部分学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躯体化、强迫症、焦虑、抑郁、偏执等。因此,面向学生的心理辅导尤为重要,特别是学校、家庭的正确引导十分必要。
父母先要修炼自己
首先,家长应做好后勤保障,保障孩子的科学饮食,并帮助孩子调整、维持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心态。
其次,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焦急和灰心。父母要有同理心,也可以说成“设身处地理解孩子”,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以及表达尊重等方面。
孩子面对大考,内心是极其复杂的,面对同学、老师、家长以及不确定的未来,内心充斥的各种情绪,如果父母再一味地责怪、训斥,无异于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所以作为父母,在这种时候,要能够理解孩子此刻的感受,无声胜有声,也许比督促和训斥更有力量。
再次,父母自身的状态需要稳定。作为孩子的依靠,如果我们和孩子一样处于混乱中,而焦虑混乱的人怎么可能互相帮助?混乱的父母如何给混乱的孩子正能量?
最后,父母要帮助孩子发现自 己 的 优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临近大考,想要提高学习成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在这种时候,鼓励孩子,增强自信,要比给他请个家教有用得多。
孩子的身上,总会有无数的闪光点让你发现,就看你有没有耐心,能不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到他身上的闪光点,总之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资源,提高孩子的自信力,当孩子的充电站。这时候,孩子需要是鼓励,而不是用指责打骂训斥来给他泄气。
提高分数只是短期任务,而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要经过长期培养才能获得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就要开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孩子自然有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先要找到事情的原因才能影响结果。
所以每个家庭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 ,父母先要修炼自己,提升自己,做新时代的学习型父母。
考生要有合适的定位
作为考生,应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评价,明确目标,接受进步和退步,在学习中应更重视自己能力的培养,踏实学习。
此外,劳逸结合、科学地安排生活也是缓解考试压力的有效方式。考生在临近考试前应注意调整和保持适合自己的良好作息习惯,多时段休息以调节过度紧张。
在过度紧张时,可尝试采用转移焦点的简单放松方式 — —增进朋友间的交流、家长沟通、老师的联络等等。
如果焦躁不安状态不可自我调控,建议学生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主动参与、体验互动的开放性心理活动,内观心理变化,从而发现自我,掌握正念、冥想等方法来平复情绪,最后获得可持续奋斗的能量。
在考试的前一个星期,学生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以平静的心态面对考试。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才能考出最好的成绩。
高考考生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大事,适时的心理疏导对学生高考的发挥、乃至未来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聂耀宗 徐静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魏鑫鑫 采写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