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挑重担,结婚前她给患癌婆婆的承诺都兑现了

大皖新闻讯  “这个怎么拼?”“这个是h,o,u,hou(厚)。”在饭桌旁,今年63岁的沈露清正在教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孙子认字和组词。

此时,太阳正从朝阳的玻璃门后的帘缝里钻进来,由于没有空调,客厅里的温度很高,但35岁的孙自娟却稳坐在缝纫机前埋头干活,顾不上额头上沁出的密密麻麻的汗珠。

这是大皖新闻记者8月5日上午,在六安市霍山县下符桥镇圣人山村一户陶姓家庭里,看到的一幕。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早在孙自娟嫁入陶家之前,曾向患有乳腺癌的婆婆沈露清承诺:婚后一定会尽力照顾好婆婆和这个家。十三年来,孙自娟坚守诺言,从未嫌弃和放弃对婆婆的治疗,哪怕婆婆的病情加重,也照样侍奉得无微不至,始终毫无怨言、拼尽全力守护好这个家。

结婚前,开明婆婆当面“道”苦衷

孙自娟是霍山县与儿街镇大沙埂村人,婚前在上海一家企业务工,后来遇到同样在上海务工、诚实肯干的老乡陶冶,两个年轻人随后相识相恋。

婆婆沈露清于2004年被查出乳腺癌,常年吃药治疗,丧失劳动力。看着儿子带回来的面目清秀的女朋友,婆婆沈露清很是高兴,但考虑到自己的病情会拖累到对方,却又发起愁来,于是,一向开明的她郑重地将自己的苦衷和担忧当面说了出来。

“她和我儿子谈恋爱的时候,我把我的身体状况详细地告诉了她,我讲我以后可能会拖累你。她没有嫌弃我,她当时跟我讲‘阿姨,没事,没事的,不怎地(土话)!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哪有不生病的呢!”婆婆沈露清对记者说。

孝顺儿媳妇给了婆婆最大的“爱”

“结婚以后,她(儿媳妇孙自娟)对我特别好。她结婚、生了大孙女后,就跟我儿子一起回上海务工了,我在家(养病),那时候我生活还能自理。大孙女长到五岁的时候从外地回来家,我带孙女带到七岁的时候,也就是2018年那年,我的嗓子难受,就到医院去检查,跑了不少家医院都没查出来,最后还是到上海查出来的,结果是甲状腺癌。”沈露清回忆,那时候,儿子和儿媳妇都还在上海务工,他们带着自己跑了多家医院,总共在上海检查和治疗了两个多月。

此后,考虑到一家人都待在上海治病不现实,婆婆也需要贴身照顾,儿媳妇孙自娟就和丈夫商量,决定辞掉上海的工作,陪伴婆婆回家,边打零工边照顾。

“在我病重期间,包括刚刚做过手术那段时间,儿媳妇每天晚上都是跟我睡一头,睡前总会冲一杯牛奶给我。夜里我随便动弹一下,她就有警觉,并立即起身,她一刻也放心不下我。她总是变着花样烧给我吃,炖的、炒的,包饺子、包馄饨……”沈露清说着,脸上充满了欣慰。

沈露清还介绍,儿子和儿媳妇从上海回家后,一边照顾她,一边还要找工打,否则自付部分的医药费、全家人的生活费,还有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就没有来源。

“她(儿媳妇)因为要照顾我,不能出门,就在附近服装厂里拿一点小活(缝纫衣服)在家做。”

“每天早晨五点半钟她就起来了,她起来要洗全家人的衣服,为全家人烧早餐,到早上七点钟就又上缝纫机上做活了”

“她不分春夏秋冬,每天晚上看着墙上的时钟,不到晚上九点不下缝纫机,再冷再热,她都干到那个时间。”

“我们也很心疼她,我多次也劝她早点下机子,她仍然坚持,总回答说:‘妈,我一会就下来了’,现在我们都搞习惯了。”……

婆婆说,儿媳妇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沈露清说,儿媳妇为了这个家,为了照顾她而辛苦劳动,从来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我有时候晚上带孙女孙子到广场上去玩,看到好多小孩都是妈妈带着,心里就过意不去,回家劝她:‘你也带小孩出去玩玩,放松放松不行吗?哪怕一个星期就一个晚上不加班、带孩子出门放松一下?’但她总是回答我:‘那我不是想多干一点活嘛!’,她总是舍不得休息,一点点时间都是好的。”

沈露清说,一年到头,她的衣服、被子等,儿媳妇都给她按时洗好、叠好、放好,家里最脏最累的活都是儿媳妇干,不让她碰,“如果不是她,我也不会活到今天,她给我照顾得好,我的心情就好,从不怄气……”“她的确做到了当初给我的承诺,真不容易啊!”

“所有认得的人、左邻右舍,大家一致公认她是第一好媳妇!去年村里还上报她为‘好媳妇’,在我们整个村,她都是当之无愧的(好媳妇)!”沈露清语气坚定地赞许说。

关于婆婆对自己的诚恳表扬,作为儿媳妇的孙自娟又是怎样看待的呢?对此,孙自娟给了大皖新闻记者一个泪眼婆娑的回答。她解释说,2018年后为了照顾婆婆,就放弃了在上海相对比较舒适的生活。回来后公公听力不是很好,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仅靠丈夫一个人打工又很难撑起这个六口之家。因此,为了弥补家庭收入,她选择了一边在家打工,一边照顾婆婆的办法——就是从附近服装厂拿活回来干,而且一干就是许多年,“虽然苦干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钱收入,但对我们这个家庭来说,就很重要。”

关于婆婆,孙自娟感慨地说:“我婆婆是一个特别好的人,是一个特别通情达理的人,她都是替我们年轻人考虑,从不为自己考虑,她心疼我们,所以我看到她生病了,我也特别心疼她,我也想让她过好一点,所以我就要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她!”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孙自娟说着说着,眼眶里就泛起了泪花,几滴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孙自娟辛苦工作、照顾婆婆,本来就瘦小的她,现在比2018年前瘦掉了10多斤,看起来更加瘦弱单薄。

墙上20多张奖状,是她咬牙坚持的最大动力

百善孝为先,好媳妇传承良好家风。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十三年来,虽然日子艰苦了一点,但一家人在一起温馨和睦,其乐融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明事理婆婆和一个孝老爱亲的好媳妇。

大皖新闻记者从陶家客厅的墙上看到了20多张奖状,全部是孙自娟的女儿从小学、初中努力“挣”来的。她高兴地向记者逐一介绍得奖情况,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女儿确实很好,还是五好学生。我天天坐在缝纫机边干活,实在干累了,只要抬头看看她的这些奖状,就感觉又有干劲了!”

“我家的儿媳妇在我们这个地方是模范儿媳妇,对父母亲也好,对邻居也好,对家里的和外面的人都非常热情,十多年了从来没跟家里人或外面的人争过嘴。她是非常好的,给人感觉就是我的亲闺女一样的!”这时候,耳朵有点聋的公公陶勇从外面回来,见到记者,立即打着手势、满脸笑容地评价自家的好儿媳,眉宇间有一股难掩的幸福感在荡漾。

“俗话说的好:‘婆媳亲,全家和’,一个家庭家风好不好,婆媳相处是否融洽很重要,我们镇圣人山村村民沈露清和儿媳孙自娟是村里出了名的一对‘好婆媳’,他们的良好家风我们都知道,大家都赞不绝口。”霍山县下符桥镇一位干部肯定地说。

大皖新闻记者 窦祖军 摄影报道

编辑 何钱源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