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

“他特别热心肠、特别好沟通” 同事、群众泪别合肥因公牺牲民警华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一次敬礼,两行热泪,三次鞠躬。3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因公牺牲民警华杰遗体告别仪式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和合肥市公安民警、辅警代表前来送别。从警27年来,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一中队民警华杰坚守在路面一线,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4次,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2023年3月16日12时许,华杰在执勤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51岁。

送别

“好警察,一路走好”

3月18日,合肥多云。春寒料峭的清晨,华杰的灵车缓缓驶过三孝口。他最后一次“凝望”熟悉的执勤岗位,作着无声的告别。“敬礼!”正在岗位上执勤的同事整齐列队,最后一次向华队长敬礼。

上午9时,合肥市殡仪馆挽联高悬,花圈绕护,华杰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民警、辅警及社会各界代表共500余人,怀着沉痛的心情,与华杰作最后的告别。广场上肃立的民警、辅警脱帽致敬。“英雄未逝,只是长眠”“好警察,一路走好”,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手持挽联,黑底白字格外醒目。

送别厅内,华杰生前服务的辖区群众赶来了,部队的老战友赶来了,并肩战斗多年的同事们赶来了,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也赶来了。

生前系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华杰从警27年,始终奋战在交通管理工作第一线,从警生涯就是从一段道路到另一段道路,为交通参与者、出行市民保驾护航。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繁华的三孝口,再也找不到华杰高大挺拔的身影。3月16日12时许,华杰在执勤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倒在了自己心爱的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生命定格在51岁。

离开

他的背影,定格在夜色中

走出告别厅,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一中队辅警王睿喃喃自语,“华队怎么就走了呢?”王睿是华杰带的“小徒弟”,也是第一个发现华杰倒下的人。

“16号一大早见到华队时,他已整理好内务,烧好热水,正在安排当天的勤务。”王睿说,作为中队带头人,华杰对待工作格外认真,时刻注意做好表率。

“早会后,我们各自上执勤点工作。”王睿回忆,当天9点20分左右,他返回岗亭时发现华队晕倒了,“怎么叫都没有反应,我想把他扶起来,却怎么都拽不动。”想起事发早上的这一幕,王睿紧握着双手,再次哽咽。

3月15日晚,同事的执法记录仪留下了华杰最后的身影,一个依然匆匆的背影。当日晚23时,按照勤务安排,民警李兵兵和华杰一组,在天水路与天河路开展查缉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每次查缉行动,华杰都冲在前面,行动持续多久,他就在路面站多久,从不提前退场。

“那天晚上突然降温,风很大,我发现华队脸色不对,就推他上车休息。在执勤车上休息了20分钟不到,华队就又出现在了大伙面前……如果我再多劝一句,或许……”谈起队长的突然离去,李兵兵心里还是无法接受。

追忆

“特别热心肠、特别好沟通”

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副校长王燕走出告别厅时,一个劲地抹眼泪,“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这件事。”

华杰所在的一中队负责的辖区地处庐阳区中心地段,安庆路第三小学、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南门小学(桐城路校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长江路门诊、合肥市妇幼保健院等学校、医院林立,加之区域交通路网复杂,轨道交通五号线等重点工程正在建设,存在巷多、人多、车多、交通高峰点多、交通施工多等“五多”特点。

“他6点多就到岗了,非常能吃苦。”每周一早上,王燕都会比平时早一点赶到学校,而华杰已经在学校附近开始执勤了。这个“早早班”,王燕来学校3年,就看到华杰风雨无阻在岗3年。

“老城区停车位比较紧张,有些居民周末会把车停在校门口附近,周一上学还未及时驶离。华队每次来到现场后,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车主尽快驶离,不是贴张罚单就了事。”在王艳看来,华队让群众在法律的刚性之外感受到另一种温度,这也是华杰秉承的工作理念。

刘晓君是中财集团合肥金融广角的员工。作为招商引资企业,她所在单位负责重新开发位于环河路与长江路交口的中财大厦。华杰了解到刚入驻的企业还面临一些难题,忙前忙后帮着装修车辆办理登记手续、协调解决单位停车难题。

“华队是我来单位后接触的第一位警察,也是一个特别热心肠、特别好沟通的警察,有难事找他,他一定会尽心帮你。”刘晓君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擦去眼角的泪水。

华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身影,也被安徽省博物院(老馆)大门口的监控探头记录了下来。列队晨练、布置工作、上岗执勤……监控里,是永远忙忙碌碌的华杰。省博物院保安部负责人梁志华打心眼里佩服这个以身作则带头干的交警中队长,打听到周六上午举行告别仪式的消息后,他特意赶来送华队最后一程。

坚守

从警27年,坚持留在路面一线

都知道一线交警很辛苦,1996年从警,27年来,华杰坚持留在路面一线。尽管,在职业生涯中有数次调动岗位的机会,但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留下来看着自己守护的“安徽第一路”变宽、变亮;看着路边一株株小树长成碗口粗的行道树;看着一群群孩子从入学到毕业。而他自己,也从“民警小华”变成了群众交口称赞的“华队长”。

作为中队负责人,华杰总是科学合理安排勤务,有的老同志体力不好,就给他们尽量排白班。有的年轻同志家里孩子小,他们加班后,华杰也会为他们安排调休。他为大伙思虑周全,唯独没把那个“例外”留给自己。

“(他)不肯走,是舍不得。舍不得干了这么多年,和老街坊、老同事们的这份感情。”和华杰共事多年的庐阳大队教导员杨斌这样说。

华杰的办公室内,一面悬挂在办公桌上方的“流动红旗”,一件挂在身后墙上的警服外套,一本摊开的工作记录本,安静如常。

“稍等,马上就到。”华杰常和同事说的这句话,如今言犹在耳,也永远定格。

温情

“我们有一个平凡但受大家尊敬怀念的好爸爸”

当接到丈夫单位打来的电话时,岳娟心里隐隐有了预感,她把小儿子托付给邻居,急匆匆往医院赶,但还是没能见到丈夫最后一面。

在和丈夫作最后告别时,岳娟泣不成声。

蒙城路一个老旧小区的房子,是华杰的家,桌子上摆放着华博昂入学第一天和父亲的一张合影。照片里,父子俩笑得很开心。华博昂是华杰的大儿子,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未刻意引导他加入公安队伍,但华博昂对警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和热爱。高中毕业,他选择报考警校,成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很高,穿上警服,没有人能伤害他。”可在殡仪馆,见到父亲静静地躺在那里时,华博昂才真正意识到,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手捧着父亲的遗像,华博昂强忍悲痛,他的嘴角已经干裂起皮。

“等弟弟长大了,我会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平凡但受大家尊敬、怀念的好爸爸。”华博昂坚定地说。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合公新  实习生 管礼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