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全长110公里的肥东县长古旅游公路,蜿蜒于巢湖之滨,一端连着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一端连着国家4A级景区岱山湖风景区,如同一条玉带,将长临河老街、浮槎山、四顶山森林公园、包公文化园等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如今,这条“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周边游玩打卡的“风景线”,百姓增收的“经济带”。
安徽雾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工人们正在采摘西红柿
3月26日,由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新闻办、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行笔江淮”公路故事主题宣传采风活动从合肥市区出发,首站抵达肥东县长古路。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便座落于长古路畔,这里是一个状如鸟巢的大型植物工厂,采用雾耕栽培,让蔬菜在“无土”条件下生根发芽,种植的蔬菜生长周期与传统的土壤种植相比缩短三分之一,产量则提高5到10倍。
采访团一行在植物工厂内看到,生菜、西红柿、白菜等数个品种的蔬菜长势喜人,生机勃勃。在一处示范园内,无土栽培的西红柿顺着架子攀援生长,长成一片“西红柿森林”。红艳艳的西红柿正在挂果,工人们熟练地采摘着,这些西红柿将通过长古路运往合肥,出现在合肥各大商超的货架上。
“长古旅游大道和合马路相交,和合宁、合巢芜等高速公路串联,交通便利,蔬菜外运非常便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示范园于2022年投产,年产蔬果约10万吨,主要供应合肥、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城市,同时一年可接待参观、采摘体验30万人。
“长古路贯穿肥东县域南北,是肥东县境内最长的旅游观光大道。”肥东县交通局副局长马绍堂介绍,从巢湖出发,该道路串联了长临河老街、浮槎山、四顶山森林公园、包公文化园、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及爱情隧道、音乐喷泉等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旅游景区,成为合肥市民休闲旅游的新去处。
肥东长古旅游大道将旅游景点串联起来。 肥东县交通局供图
近年来,肥东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72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等级公路率、农村公路铺装率、乡镇通二级路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公交率、列养率等六个100%。同时,肥东县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升级,打造3条安徽省品质示范路(青天路、马店路和郑甘路)和1条省级“最美农村路”(青天路)。
肥东县在“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交通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了一批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推动串联乡村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主要产业和资源节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融合发展,带动了一批特色乡镇,扶持了一批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全县222个农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强村近98%,村均收入85.4万元。仅去年“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5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综合收入1.83亿元。
“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带火旅游的同时,也助推着农民增收,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749元、较10年前增长了209%。当前,农业正因路而强、农村正因路而美、农民正因路而富。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摄影报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