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9月29日,“天下中都——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五楼开展。该展是安博今年的年度大展,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2月。
公元1368年,朱元璋领导淮右集团,在元末诸方势力角逐中取得胜利,创立明朝。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选择他的家乡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营建中都的工程持续了六年,至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罢建。
作为明代以京师之制建造的第一座都城,明中都虽没有发挥其都城的真正作用,但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此后改建南京宫城和营建北京都城的“蓝本”。
中都城遭罢建后,陆续被拆毁,逐渐淹没于历史之中。1969年,历史地理学家王剑英发现明中都遗址,经过数年考察探究,逐渐揭开明中都的历史面纱,使其重新呈现于世人面前。2022年3月,随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明中都”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如今的明中都遗址正拂去历史的尘埃,悄然“新生”。
本次展览安徽博物院联合国内12家文物收藏单位,精选明洪武时期文物300余件套,通过“日月重开”“择中建都”“中都遗韵”三个部分,展示了明朝建立之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并吸收利用明中都遗址考古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复现六百多年前大明中都的璀璨辉煌,带领观众重温“洪武时代”的壮丽气魄。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摄影报道
编辑 张大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