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月10日,是第5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日上午,合肥公安举行“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大皖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合肥公安成立市县两级“为民护企服务中心”,持续推动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45条重点举措落地见效,护航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合肥公安推出20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涉及提升城市交通品质,优化出入境管理服务举措,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等方面。
护企进一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保护
2024年8月22日,合肥市公安局抽调全市120名警力,在广东、湖南、安徽等地开展统一收网,全链条打掉一利用货车暗装水箱盗窃建筑钢材等货物的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查扣作案车辆12台,扣押返还被盗钢材100余吨,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24年,合肥公安机关聚焦虚假空壳公司实施新型特许加盟诈骗、职业化闭店诈骗等扰乱市场秩序突出经济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面建成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快侦快破侵企案件560余起。同时,合肥公安指导成立全国首个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联合会,70余家头部企业入会,已为200余家企业提供指导建立内控制度、预防降低职务犯罪等优质法律服务。
此外,合肥公安牵头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联盟,首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一体化工作模式”,聚焦教辅课件、网络游戏等重点领域,加强和版权、文旅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严厉打击非法复制发行图书、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侦破知识产权保护案件131起。
服务深一度:为办事提供更佳体验
护企和为民,是合肥公安工作的两个关键词。2024年,合肥公安已成立市县两级“为民护企服务中心”,持续推动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45条重点举措落地见效,有力护航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现场采访获悉,全市公安机关开设121个综合窗口、37个为企服务专窗,企业群众办事实现“一门办、一窗办”,2024年全年办事服务930余万件;每周六常态化开展“警企议事”活动,建立798个“警企议事群”、251个“为企服务警务室”,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件。
同时,大力推行“无证明办事”,临时身份证明、出入境记录证明、机动车行驶证、商品房备案信息、企业营业执照”等13类证明材料,无需企业群众再提供;全面推广“一照通拍、全域应用”改革,通过数字赋能,群众拍一次照片即可在公安户政、出入境、交警等证照场景应用,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复用”。
创新多一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能
2024年12月17日,随着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在合肥落地,目前,合肥公安已开通“过境免签”窗口,为免签入境外国人紧急办理停留、证件报失等业务。为方便境外人员来肥从事旅游、商务、访问、探亲等各项活动,也已开通境外人员来肥住宿登记网上申报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在肥境外人员生活便利度。
2024年5月6日,合肥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城市试点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
此外,记者了解到,合肥公安成立“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全面开放城市交管治理场景,向“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2826.9公里,总里程位列全国前10,推动多家企业参与交通部首批自动驾驶试点,并在全国率先试点国产小客车预查验新模式。
新一年:推出20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坚持“政务、法务、商务、服务”一体发力,持续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竭力护航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合肥公安推出了20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聚焦营造智慧高效、优质便捷、诚信透明的政务环境,合肥公安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优化出入境管理服务举措,便捷车驾管服务,比如加强公安“综合窗口”建设,压减企业赴港澳商务备案许可办理时限,打造车管“云窗口”“警邮车管e站”,科学增设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站,推动车驾管业务“视频办、上门办、就近办”。
营造安全稳定、规范有序、保障有力的法务环境方面,合肥公安将进一步提升侵企违法犯罪打击质效,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提醒机制等。
为营造公平正义、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商务环境,合肥公安也持续推动警务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拓展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三新三首”在公安实战落地应用;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品质,开展全市重要交通节点道路小微改造等,提升城市通行效率,探索小额人伤事故现场快速赔付等,提升交通事故处理效率。
聚焦营造精准发力、主动有为、亲清统一的服务环境而言,合肥公安则将优化提升“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健全涉企投诉处理机制,深化“警官联系包保企业”制度,在企业聚集区设立综合性警务站等。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合公新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