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合肥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年货市场里的年味也愈发浓郁。1月22日,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合肥拱辰街、双岗老街、城隍庙,这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满是浓浓的烟火气息,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悦。
腌腊制品、干货坚果、农土特产、各类零食均被不少市民列入年货清单,一些传统老店手工制作的酒酿、蛋饺、米粉肉等也颇受欢迎。
拱辰街:手工制作的老合肥美食最受欢迎
1月2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传统的小年儿,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当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走进拱辰街,热闹的景象扑面而来。各种年节美食应有尽有,热气腾腾的馒头、种类齐全的干果、寓意美好的糕点……市民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为即将到来的春节置办着所需的年货。商户们也忙活得热火朝天,一边忙着制作蛋饺、圆子、干渣肉……一边热情地招揽顾客。
拱辰街内手工制作的美食颇受欢迎
“老板,给我来斤藕圆子”,炸圆子因其团团圆圆的寓意而备受欢迎,记者看到,在拱辰街的一处炸圆子的商户旁已围满了等待的市民,老板一边汆着藕圆子,一边关注着油锅,不时用漏勺搅动着已炸至金黄的脆皮藕圆子。因为生意比平时忙不少,店里临时增加了人手,一旁还坐着三人在处理新鲜的藕段。
没有吃过干渣肉,不算领略过老合肥的美食,作为逢年过节一定会出现在合肥人餐桌上的一道菜,干渣肉里藏着很多合肥人的记忆。“我在这边卖干渣肉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吴老板在拱辰街经营着一家干渣肉店,他告诉记者,现在一天能卖两、三百斤,最近几天更是凌晨四点就要开始准备原材料,到了白天要四、五个人在后厨源源不断地制作干渣肉,“很多老顾客都是电话里跟我提前预定的。”
“原味、紫米、桂花的,统统40元一桶。”在摊位上,商户韩女士忙着向顾客介绍。韩女士说,她做酒酿生意已有16年了,这会她爱人带人回去备货了,现在光手工制作的酒酿一天就卖200多桶(一桶3.8斤)。在韩女士的摊位上,除了酒酿,还有手工制作的汤圆、八宝饭、年糕等,不时有市民前来购买。
拱辰街内熙熙攘攘
“是我妈妈传给我的手艺,我们家做蛋饺几十年了。”在贺女士经营的蛋饺摊,她熟练地为顾客们称重、打包,还不时接电话用笔记下预订的数量,店内有6人在同时忙碌着制作蛋饺。贺女士说,因为是现场手工制作,生意一直不错,在店内干活的都是亲戚,现在临近春节,一天光原材料猪肉就要用掉近400斤。
双岗老街:在这里找寻年的味道和记忆
在人群熙攘的双岗老街,市民们或手提竹篮,或肩扛布袋,仔细地在各个摊位前挑选着年货,新鲜的果蔬堆成了小山,炒货铺里,各种香甜的糖果、酥脆的瓜子花生,还有那香气扑鼻的糕点,让人垂涎欲滴。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里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烟火气息。“这里有年的味道和记忆,最近我和家人来几次了。”市民王先生说。
玉带糕因其层层重叠的造型与“步步高升”的寓意而格外受到追捧,也成了双岗老街里最为热销的年货之一。吴老板在老街卖玉带糕已经有十多年了,只见他家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店前垒满了用红色卡纸包装好的玉带糕,一旁的切糕机在不停运作,将新鲜出炉的玉带糕分切整齐。吴老板一边给顾客打包一边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前这几天是卖得最好的时候,寓意好,‘步步高’,很多市民都会买上几盒。”
双岗老街一糕点店,不少市民来选购
于大哥一家在双岗老街经营着一家干果炒货店,店内有不下百种的各类炒货,从瓜子、花生、腰果、核桃到板栗、开心果等等各种,均被分装在透明的塑料袋中供顾客试吃、挑选。于大哥告诉记者,店里他主要负责销售,而堂哥则是他们的大师傅,负责各类坚果的炒制。“这几天生意好,来的顾客买得也多。”据于大哥介绍,现在一天花生的销量有个五百斤,而瓜子的销量也得有个三、四百斤,“年前肯定是卖的最好的时候。”虽然卖得好,但于大哥也告诉记者,“从进货到炒货,每天干下来就是十几个小时。”
双岗老街内,一炒货店老板忙不停
城隍庙:“年货模式”开启 新春饰品俏销
大红灯笼、中国结、福字、对联、年俗饰品等高挂,烘托出浓浓的喜庆氛围,引来不少顾客来选购年俗饰品。1月21日,大皖新闻记者在合肥城隍庙市场看到,这里一幅喜气洋洋的景象,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喜庆的红色,悬挂待售的过年挂件小商品映红了整个街巷。除了对联福字、糖果糕点等传统年货,还有电子灯笼、智能玩具等新潮礼品一应俱全,人们穿梭于商铺之间,有的在货架前仔细挑选,有的拎着沉甸甸的袋子。
城隍庙一派热闹景象
“四副对联、八个福字,算算看,一共多少钱?”在一家礼品店铺内,市民李先生说,每年春节前,都要来这里置办年货。
城隍庙新春饰品俏销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春节饰品因材质、大小、造型不同,价格有差异,从几元、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以生肖“蛇”为主题的节日商品成为了不少店铺的主打,受到顾客欢迎,经过的市民游客也被这番迎春节的喜庆氛围而感染。
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魏鑫鑫 摄影报道 实习生 王乐
编辑 张大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