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段护坡用了很多老石料 一些老石料上有字迹、符号

大皖新闻讯  在合肥环城西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亳州路桥下南淝河边,有一段几十米长的护坡,这段护坡选用了很多老石料,这些石料上有石灰粘合剂和开凿的痕迹,形状规整,风化光滑,有的老石料上还刻有字和符号,遗留下历史的印记。

2月16日上午,跟随合肥历史记忆搜寻者欧阳林斌的步伐,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亳州路桥下探访,寻访合肥古城遗存。

欧阳林斌正在介绍这段使用老石料的护坡

亳州路桥下护坡用了很多老石料

欧阳林斌是安徽萧县人,爱好收藏,喜欢考古,1998年从安徽大学毕业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合肥生活、工作。欧阳林斌家住合肥亳州路桥附近,平时散步途经亳州路桥。他观察发现,亳州路桥下南边的桥坡和北面的桥坡所用的石头完全不同,“北边全是用水泥、黄沙加毛石砌成的,而南边护坡的石头平整规则,有长时间风化的痕迹。”

用卷尺测量老石构件

2月16日,欧阳林斌和读者袁先生正在讨论这段护坡上的老石料

亳州路桥南端位于合肥古城墙西北角,即北城墙和西城墙拐角位置。欧阳林斌根据亳州路桥南护坡所在的位置,条石的颜色、风化程度、规格及很多老石料上面保留的石灰黏合剂和开凿的痕迹推断认为,亳州路桥下南护坡上的老石料用的是合肥古城墙上的老石料。“当初在修亳州路桥开挖桥基础时,一定是挖到了古城墙的基石,就地取材利用,对原来的老石料进行二次利用,形成这段护坡,和附近护坡上用的毛石完全不一样。”

2月16日上午10点,大皖新闻记者和欧阳林斌以及热心读者袁先生、蔡先生来到亳州路桥下南护坡探访。护坡东侧从上往下,是一段十几米长、三四十厘米宽的排水渠,排水渠两边用规整的古条石砌成,颇有历史沧桑感。

亳州路桥下南护坡边的排水渠,两边用老条石砌成

用老石料砌的护坡有30多米长

位于排水渠上端的一块条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目测这块条石比护坡上其他条石长了一倍。在现场,大皖新闻记者和欧阳林斌爬到护坡上方,在读者袁先生、蔡先生的协助下,测量了护坡排水渠上方位置的这块最大的条石。大皖新闻记者用卷尺测量发现,这块条石长203厘米,宽32厘米,厚25厘米。此外在护坡沟渠边,还垒砌着一块半截古城墙砖。

大皖新闻记者正在用卷尺测量条石的宽度

测量排水渠上方条石长度

对于这块长203厘米的大条石,欧阳林斌推断,这可能是古城墙台阶上的条石,尺寸比较大,为了台阶整体的美观和坚固选择用大条石,不用小块条石。“因为不同的小石块拼接在一块,时间久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导致台阶高低不平,用长条石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大皖新闻记者和读者蔡先生测量这段选用古石料的护坡长度

大皖新闻记者测量发现,亳州路桥下的这段用老石料砌的护坡有30多米长,宽十多米,护坡上的条石风化程度明显,整个护坡上用的老石料颜色、材质也不完全相同,有的石料一头宽、一头窄呈梯形,有些条石形状规整,多数石料有开凿、人工打磨的痕迹,表面残留着白石灰为主的粘合材料,还有有缺口、凹陷的可能用来拴马的石料,或者石构件,和普通条石的规格大小不一样。

亳州路桥下用老石料砌成的护坡

一些老石料上有字迹、符号

“一般修护坡用普通的毛石就行,没必要加工成形状平整的条石,费工费力还完全没有必要。这一大片护坡,推测用古城墙上面的石料比例相当高,可以明显看出来,这段护坡用了很多老石料。”欧阳林斌说。

探访中,欧阳林斌和蔡先生、袁先生还爬上护坡仔细查看,发现一些老石料上有字迹、符号。“很有可能是开凿石料时工匠凿下的。”袁先生猜测。

图为老石料上的字迹、符号

探访中,还能看到护坡的多块条石、石料上都附着了一层白色石灰粘合剂。欧阳林斌介绍,在古代修建城墙或者房屋的时候,没有水泥,工匠在每层条石垒砌的时候,多将白色石灰作为一种粘合剂,包括青砖也需要用到粘合剂。“古代最常见的粘合剂就是白色的生石灰,为了让城墙或房屋变得更坚固,会在生石灰里面里添加一些桐油、糯米汁和沙石。”

此外,在护坡中部位置,一块石料上有一个碗口大的圆孔,直径在30厘米左右。欧阳林斌认为这块石料是城门或城墙上的一种石构建,可能是大门的门轴竖立的地方,可能相当于门墩石,大门安装在圆孔上面,便于门轴转动、大门开合;也有可能是房柱的支撑石,即柱础,有利于防潮和构造坚固耐用。

2月16日上午,欧阳林斌正在和大皖新闻记者分享他的发现

“有可能是古城墙遗留物,也有可能是古城内的遗留物”

2月17日晚7点多,安徽大学历史系退休教师、合肥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刘正菁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自幼居住生活在合肥,合肥古城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我小时候就生活在老阜阳路,附近环城马路、杏花村是我常去玩耍的地方。”对于亳州路桥下南护坡的位置,刘正菁表示,这段护坡位置是合肥西城墙与北城墙交汇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属老合肥工学院农技大队工厂西侧,“原址属老杏花公社,这段应是内城墙,北侧临河,老金斗河在水西门往东穿城而过。”

对于护坡上的老石料,刘正菁表示他见过很多,“老合肥的这些石料,我见得太多太多了,老阜阳路老早在改造的时候,把过去人家门口的那些老石条、老物件,甚至那些上面还刻有字的老碑,都打碎了垫在路基下做路基,这是我亲眼所见。”

亳州路桥下南护坡上的老石料是否是合肥古城墙遗留物?刘正菁对此表示:“这些老石料有可能是过去合肥古城墙的遗留物,但也有可能是合肥古城内的遗留物,因为过去的石料用得很广泛。为了修建亳州路桥南护坡这一段,把古城墙下面的构件垫上去,加强护坡的牢固性,这是有可能的。”

部门回应:会关注和调查

2月16日傍晚,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一位负责人,将在亳州路桥下发现很多古石料的消息进行了告知。该负责人表示:“感谢你的信息,我们会关注和后续调查。”

2月17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又联系了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将在亳州路桥下探访到老石料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反馈,工作人员进行了登记记录,表示会及时联系同事到现场看看。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    实习生  马玲娜

编辑 王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