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报道丨合肥包河公园发现的条石可能是旧城墙护基石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热心市民欧阳林斌在包河公园北边护坡绿化带,发现一块规整且风化程度较高的条石,猜测是合肥古城墙遗留物(详见大皖新闻2月11日报道)。新闻报道后,包公园运营管理部门邀请多位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条石的来历及是否有文物价值。

2月19日,包公园运营管理部门人员表示,看到大皖新闻报道后,他们很重视,第一时间将条石搬离保存起来。

为了搞清楚条石的来历和价值,包公园运营管理部门于21日下午,邀请省文史馆员、著名考古学家、凌家滩考古首任领队张敬国,省文史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翁飞,省文史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云胜,省文史馆员、合肥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戴健,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教授张爱冰,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汪炜等六位专家组成调研组进行考察。

26日,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经实地考察并举行座谈会,调研组得出意见如下:此块条石是在包河脚印塘清理时发现,放置在附近包河绿化带草丛。条石风化较严重,说明年代较久,且条石有多面加工痕迹,说明当时是为一定工程项目使用的:可能是包河护堤石;也可能是包河北沿岸环城公园路(即原合肥旧城墙基址)护基石。

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汪炜主任表示,市民发现条石后,包公园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向文物管理部门汇报,并将条石收存保护起来,这种做法很好。

专家们一致认为,市民们的热议反映了合肥人民对合肥城市历史文化的热爱,为合肥在城市建设中更加注重文物保护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下一步,最好请有关文物部门予以鉴定,弄清条石真实年代和用途。

热心市民欧阳林斌发现的条石。

座谈中,专家们从一块条石的发现,谈到一座城(合肥古城)、一条河(包河)以及包公祠、香花墩的变迁,一致认为:合肥出了个“包青天”,包公作为有世界影响的千年清官典范,是合肥拥有的珍贵文化遗产和靓丽城市名片。在今天,要倍加珍惜,进一步做好包公文化,并就如何提升、助力包公园建设,提出许多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意见。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  实习生 马玲娜

编辑  许正文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