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一出租车司机接乘客去银行取钱后到指定地点送钱,但他直接把车开到了派出所,这是咋回事?
接到神秘送钱乘客
“快送我去银行!”陈师傅是合肥的一名出租车司机,近日接到了一名乘客刘女士。刘女士一上车,急匆匆地让开车前往两家银行取钱。在车上,她坐立不安很慌张,不时对手机说着什么。
取钱时,刘女士还让陈师傅帮忙购买了纸箱和胶带,称待会儿还要搭乘车子。再次上车后,刘女士将刚取出的9万元装进了纸盒里,并用胶带一层层裹好,要求将包裹送到市郊的一个农场。
“钱要用纸箱装起来,送到地点后人还不能在现场。”陈师傅听到刘女士的话语后,意识到情况不太对劲 。“我当时越想越不对,就像是电信诈骗。”想到之前接受过的反诈宣传,他多了个心眼,“能不能给我看一下你的手机,我们确认一下。你一个人带着这么多钱去那么远的地方也不安全,如果你真想送,我们一起去派出所备个案。”
听到这么说,刘女士中途便要下车,在多番劝说下,刘女士最终将手机聊天记录给他看了一眼。“我一看备注上写着基金导师几个字,就知道是被诈骗了。”陈师傅果断将车开到了附近的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小庙派出所。
原是乘客遭遇刷单诈骗
民警询问了解到,刘女士当天收到一封关于“专升本退学费”的信件,她多年前也的确报名过此类考试。没有多想,刘女士按提示扫描信件上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APP。进入APP后,她被客服拉进群聊,客服称需要刷信誉分、做任务才能拿到退费。
刘女士还有些犹豫,但群里不断有学员反映按操作流程已成功退费并晒出退款截图。她信以为真,按客服指引多次转账。但当想提现时,客服却以刘女士操作失误为由,诱导她通过现金寄送的方式退还学费。
因着急退款,她在银行取了9万元,准备按对方要求通过出租车运送到指定地点交易。巧的是,打车正好坐上了陈师傅驾驶的出租车。经值班民警分析研判,刘女士遭遇的正是“刷单类”诈骗。
“这就是刷单诈骗!你得好好感谢这位师傅!”经过劝导,刘女士幡然醒悟。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事发两天后,派出所民警将一封感谢信和警熊交赠到陈师傅手中,感谢他对反诈工作的全力配合。“这是我应该做的,9万不是一笔小数目,少一个人被骗,挺好。”陈师傅回应到。
对话:9万元不是小数字
3月10日中午,大皖新闻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出租车司机陈师傅。
记者:是哪个细节让你产生警惕?
陈师傅:她让我买箱子,把现金装进去,这是其一。此外,她要去送钱的目的地特别偏远,而且放下钱后,人必须离开。
记者:为何果断将车开到派出所?
陈师傅:之前有关注到此类诈骗手法,也接到过此类宣传。就以上两个关键细节看,一眼就觉得是骗局。
9万元不是小数字,很可能是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或者有的家庭一年也达不到这个收入。作出判断后,我尝试劝她,多叨叨了几句,但她比较执着。选择去就近的派出所,警察专业,讲的肯定透彻。
记者:现在钱保住了,你啥感觉?
陈师傅:我帮她是举手之劳,是很自然的一个举动。
记者:平常你也经常帮助乘客吗?
陈师傅:我做这行5年了,碰到有需要帮助的乘客,都会搭把手。去年,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乘车,到目的地后询问我是否可帮忙。我看老人行动不便,搀扶着送到了3楼,是楼梯房。
记者:跑车看单量,帮人可能意味着少跑单,你怎么看?
陈师傅:做这行确实辛苦,起早贪黑靠熬时间。但碰到了,第一想法还是能帮就帮。
记者:在合肥安家了吗?这个城市给你的印象如何?
陈师傅:我是合肥人,也成家了,有两个可爱的宝宝。这两年看着合肥变化很大,作为合肥人,就挺骄傲的。
警方提醒:警惕“包装”后的隐蔽诈骗
合肥警方提醒,此类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通常先通过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手法对被害人实施诈骗。
在获取受害人信任之后,便以需要“支付手续费”“缴纳解冻金、保证金”“投资入股”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在实施诈骗的同时“洗白”诈骗资金。
诈骗分子不见面、不现身就能成功获取现金或黄金,以此进行资金转移,此类手法相较于线上转账而言更加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
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不轻信网上刷单返利、网络投资赚钱等说辞,如遇要求使用快递、网约车进行现金或黄金寄送的,立即拒绝并向警方举报,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公安机关同时提醒广大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提高防范意识,在接单过程中如遇投送大额现金、运送不明包裹、频繁更换交易地点等可疑情况要立即举报,切勿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帮凶”。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合公新
编辑 彭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