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4月1日,大皖新闻记者获悉,“航母哥”陈宁日前婉拒了黄旭华院士亲属的求购请求,选择无偿将他制作的一艘潜艇模型无偿捐赠给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旧居纪念馆。
捐赠的潜艇模型
婉拒黄旭华院士亲属收购请求
安徽长丰县村民陈宁因在自家鱼塘打造可航行的航母与潜艇模型走红网络对网民戏称“航母哥”。
4月1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长丰县双墩镇陈宁承包的鱼塘前,远远望去,水面上数艘“钢铁巨兽”若隐若现。走近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人咋舌,不由得疑惑是否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处军事港口前,六艘手工制作的航母模型正有序地停靠在水面上,整体呈灰白色,显得格外壮观。
望着眼前的“舰队”,陈宁则介绍道,“这边的五艘是航母模型,此外还有一艘驱逐舰模型,算上捐赠的潜艇模型之前一共是7艘呢。”谈论到这些逼真的模型时,陈宁一脸骄傲。“这些可不是花架子都是能正常行驶的模型,包括潜艇也都能实现下潜和上浮的功能。”随后陈宁指向其中的一艘航母模型说,这一艘模型,你别看在水面上不大,甲板上站十几个人不成问题。
小鱼塘里的“舰队”
陈宁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今年3月份,他在抖音上收到一条私信,“对方问能不能出售模型。”由于制作模型仅是出于爱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求购信息一时也不知怎么回复。“我让他加了我的微信,先了解下是出于什么目的。”
在微信聊天中,陈宁得知对方是黄院士的亲属,想要购买一艘潜艇模型,放在黄院士的旧居前,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展品进行展示。陈宁则当即婉拒了对方的求购请求。“这是对黄老精神的致敬,模型必须无偿捐赠!”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双方商议后的第六天,黄院士的堂侄孙黄然便赶到长丰与陈宁举行了捐赠仪式,潜艇已于29日抵达广东揭阳黄院士的旧居进行展示。
“手搓”一支“航母舰队”
陈宁在长丰县承包着几十亩的鱼塘,此前也和模型制作方面并无交集。去年上半年,年仅6岁的孩子偶然在电视中看到了航空母舰,便一直央求着想看到真正的航母。陈宁不忍心让孩子失望。“我本人也喜欢收藏一些模型,便想着能不能在我的鱼塘里,给孩子造一艘航母模型。”
陈宁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时也不知如何下手。“突然有一天想到一个亲戚曾在模型厂上班,没准能和他一块合作。”在说出想法后,二人一拍即合。“我买了不少玩具模型观察,先是从外观、尺寸上进行测量放大。”然而放大几十倍后的模型工艺上的难度也是成倍地增加,因为整体是由钢架和铁皮制作,每一处的焊接都尤为重要。“焊接时的一个小疏忽就可能导致整艘模型的漏水。”除了漏水问题,下水后舰身的平稳以及动力都需要设计,在二人的不断摸索下,历经三个月,一艘十米长、两米多宽的航母正式成型。
“孩子看到这艘能下水能驾驶的‘航母’时,开心得不行。”望着孩子们的笑容,陈宁明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虽然这第一艘‘航母’的造价就要近10万元,但想到孩子看到爸爸亲手制造的‘航母’时的激动与开心,我就觉得值。”
第一艘“航母”下水既满足了孩子的期待,也让陈宁开始迷上了造模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便想着再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舰队’。”说干就干,陈宁进一步放大尺寸,又建造了4艘13米长的航母模型,“有了第一次经验,平均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一艘模型的制作。”而为了让驱逐舰模型更加逼真,他还把礼炮车上的礼炮装到了模型上,让“驱逐舰”有了“开火”的姿态。此外为了丰富自己的‘舰队’,他将模型的类型进一步拓展到水下,“就是我捐赠的这艘潜艇模型,已经能实现下潜和上浮的功能。”
潜艇模型已用于国防教育展示
4月1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到揭阳市玉湖镇政府。一位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当地已接收到捐赠的潜艇模型,“这次捐赠活动主要是由村委会和当地乡贤筹办的。”新寮村村委会主任也向记者证实,负责捐赠对接的是黄院士的亲属,“是黄院士孙子辈的亲属,我们也给他盖了村里的章用于证明身份。”
当天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辗转联系到负责此次捐赠仪式的当事人黄然。黄然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的爷爷和黄院士是堂兄弟,“我是黄老的堂侄孙。”谈到此次捐赠,黄然表示早在2016年前后就有放置潜艇模型的想法,但碍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完成。“我是三月份看到他的视频,觉得他做的潜艇模型很逼真,便产生了购买的想法。
黄然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当他将想法告诉陈先生后对方没有丝毫犹豫,“总共就说了大概三句话,他直接就说不用买他无偿捐赠给我。”黄然称,目前潜艇已放在黄老旧居旁的广场上用于爱国主义教育,“送来的第一天就有大批的村民前来围观,未来它将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展品,向参观者生动展现我国海洋国防科技的发展历程。”
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实习生 童春薇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