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劳动最光荣!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在“五一”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奉献的日子里,大皖新闻启动“与你‘同岗’——‘五一’职业副本体验卡”特别策划,安排多路记者“化身”垃圾清运工、轨道检修员、外卖小哥等普通劳动者,用脚步丈量凌晨的轨道,用双手感知清运工的不易,以亲历记录那些支撑城市运转的微光。这些沾满汗水的故事,是对“平凡铸就伟大”最生动的诠释——劳动者的每一份坚守,都是时代最美的底色。
“我们一天要倾倒200多次垃圾,干我们这份工作一天都不能懈怠,要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倒垃圾是我们每个人习以为常的小事,但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却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大事。
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合肥市庐阳区永青垃圾转运站,沉浸式体验环卫转运工人的日常工作。
一个月至少用坏4、5把大扫帚
"我们清运垃圾的第一个环节是用垃圾车将垃圾倾倒进泊位,你可以上车跟着司机师傅感受一下。"下午3:00,在永青垃圾转运站副站长潘庆龙的引导下,记者跟随垃圾车驾驶员宋值文,在车内学着操作倾倒按键,"先按下这个键,灯会变绿,再长按另一个键,开始倾倒。"随着垃圾车后箱打开,一车垃圾倾倒而下,"我们一天要倾倒200多次垃圾,转运站一天的转运量接近1000吨,夏季七、八月份的时候转运量最大,最高峰能达到 1180多吨。"
完成了垃圾清运的第一个环节,记者走下车,看到了手持扫帚和铁锹的潘庆龙。"倾倒后泊位周边还有一些残余垃圾,我们要用人力把它清理干净。"走到泊位旁,脚边遍布垃圾,一股浓烈的臭味向我们袭来,即使戴着厚实的口罩,也难以阻挡垃圾散发出来的气味。"潘站长,我来帮您吧。"记者拿起扫帚便开始清扫残余垃圾,却被走过来的潘庆龙打断了,"你这样扫的方式是不对的。要这么斜着扫,才能更好发力,扫得又快又好。"潘庆龙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大扫帚,一个月至少用坏4、5把。
记者体验清扫垃圾
"我们清扫泊位大厅就像自己洗衣服一样,要洗两次,清两次,保证干干净净。"潘庆龙告诉记者,倾倒完垃圾"善后"也很重要。"我们还要用水管冲洗地面、撒清洁剂去除地面油污,最后再进行刷洗作业。每次倒完垃圾都要把泊位大厅彻底清扫一遍。"记者跟随潘庆龙一同用推水器将清洁剂冲刷干净。潘庆龙一边推水,一边向记者感慨道,"我们这个大厅大概有500多个平方吧,每次清扫干净,还挺有成就感的。"
大皖新闻记者(左)与潘庆龙一同推水刷洗地面
"干这份工作一天也不能懈怠"
不知不觉间,清运工作完成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我们最后还要检查下压实器设备。"潘庆龙告诉记者,转运站的垃圾会通过压实器进行压缩,而后运送至焚烧厂进行焚烧。
设备356天日日运行,而潘庆龙的工作也是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我工作11年了,干我们这份工作一天都不能懈怠,要保证垃圾日产日清。"
"我们也有夜班,夜班的工作量特别大,基本上没有休息。"当遇到市区有大型活动时,潘庆龙和同事们甚至会延长工作时间,全力保障活动产生的垃圾能够及时清运,"比如合肥的龙虾节,我们从上午一直干到夜里。"
潘庆龙说,自己刚接触这份工作时,也会有抵触情绪,"后来我就自己调整。而且我们单位的王忠还是合肥市劳动模范,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越发干劲十足。大家都意识到,这份工作很重要。"
"做这份工作,家人支持理解吗?"听到这个问题,潘庆龙笑着叹了口气,"其实一开始我家里人也是不理解的。我身边很多人对我这份职业存在一些误解。"潘庆龙告诉记者,为了让家人从"不理解"转变为"理解",他特意带家人来转运站实地参观,"我带他们看看我日常的工作,他们也觉得这份工作很不容易而且很重要。合肥的环境能这么好,其实我们环卫转运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结束工作时,手套变"黑"了
记者手记:
结束了半天的沉浸式体验,记者脱下已经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摘下满是灰尘污垢的手套,胳膊上还留下了被蚊子叮咬的印迹。仅仅是半天的职业体验,就已是十分辛苦,可想而知这份职业的不易。每一次转运,每一次清扫,都是为了让环境更美丽、让城市更美好。
平凡亦有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感谢每一位环卫转运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
大皖新闻见习记者 魏顺顺 王腾飞 摄影报道
编辑 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