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8月2日夜,合肥体育中心将化作一片星海。数万只荧光棒随旋律摇摆,许嵩「呼吸之野」巡演的终章在此奏响——这是游子对家乡的深情告白。
许嵩,合肥音乐土壤里开出的最鲜艳的一朵花。只是,舞台背后,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浮出水面:这片土地,能否孕育下一个许嵩?
归乡:又见一轮庐州月,衔春的燕想归巢
“庐州月光,洒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一曲《庐州月》,将一轮思乡的月光照进远行游子的心上。明晚,踏上归乡的路途,为巡回之旅找到归宿。而这段旅程的启幕,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2024年4月13日,许嵩「呼吸之野」巡回演唱会的首站在武汉开启。十九年的音乐之路,许嵩在「呼吸之野」的音乐宇宙里与“嵩鼠”们呼吸同频、内心共振。“许嵩创造的「呼吸之野」巡演,是许嵩对自身音乐创作的全新梳理和呈现,也是对听者的支持最真挚的回馈。”海蝶音乐评。
这一年,「呼吸之野」走过了22个城市,为数十万观众打造了23场极致浪漫精彩的视听盛宴。一次次真实的相聚,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在音乐里收获无尽的感动。
“我是在许嵩的演唱会上求婚的。当时正在唱《断桥残雪》,现场飘着雪花,那个氛围感一下就到了,我就临时起意行动了。我觉得很有意义,很难忘。”生活在合肥的江先生是许嵩的资深歌迷,从上初中开始,他的第一个MP3里就存满了许嵩的歌,“《灰色头像》《坏孩子》《星座书上》......每一首歌都是我的青春记忆。我对象也是许嵩的歌迷,所以能在许嵩的演唱会上向她求婚,我觉得非常圆满。”
2025年,许嵩「呼吸之野」巡回演唱会再次启幕。长沙、南京、深圳、厦门、洛阳、天津、成都、济南......历经14城,跨越千万里,这位来自安徽的年轻音乐人,选择让巡演的终章在家乡的奏响。大皖新闻记者通过查询官方审批文件注意到,许嵩此次合肥站演唱会参演人员高达73人,而以往其他场次的参演人数仅为50人左右。
“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许嵩的《燕归巢》诉尽了游子对于家乡的眷恋,正如歌词之意,“归巢”才是每一位游子心上的“归宿”。
而家乡又何尝不是游子最坚实的依靠?7月下旬,合肥的公交站、商圈、图书馆、游乐场馆已布满许嵩演唱会的海报和应援物料,街头巷尾、目光所及皆是这位音乐才子归乡的身影。“家乡太宠了!”许多“嵩鼠”来到演唱会海报前“打卡”,深感家乡对这位游子满满的“宠爱”。
许嵩合肥演唱会公交站应援海报。
“嵩鼠”们的应援物料。
合肥文旅发布许嵩演唱会专属福利,7月下旬至8月初期间,持许嵩演唱会门票或订购成功信息,可享三河古镇、合肥融创乐园和紫蓬山风景区门票折扣,可享受部分酒店客房升级礼遇和用餐优惠。为了做好许嵩合肥站演唱会的后勤保障工作,合肥公交集团还将于8月2日晚临时开通2条地铁接驳线和1条公交定制专线,并根据演唱会的入场、散场时间和客流情况,增加发车车次,加大运力投放。
家乡的“宠爱”正是这位归乡游子最深厚的底气。庐州月光,诉尽衷肠,如今远行的游子又将回到家乡,回到我们的身旁。
根脉:梦想生根发芽,家乡赋予了他独特性
1986年5月14日,许嵩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他的父亲生于扬琴世家,这也让许嵩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音乐。他受到父亲的影响,喜欢民乐,后来又学了几年钢琴。而他第一次登上舞台则是在小学四年级,那年他获得了全省诗歌朗诵大赛二等奖。许嵩还擅长写作,曾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担任过《儿童文学》特约撰稿人,高一时写的一篇习作甚至作为2005年江苏省语文高考模拟卷阅读理解篇目。从小培养的文字功底,为他的原创音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06年初,正在安徽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读本科二年级的许嵩,利用课余时间,自修作曲及编曲、混音制作,随后开始创作一些音乐作品。某一天,在一个不知名的音乐网站上,他以“Vae”的名字上传自己创作的第一部歌曲《飞蛾》。2006年7月5日,现象级的网络音乐作品《玫瑰花的葬礼》发布,许嵩的名字自此一炮而红。
“我爱你就像飞蛾扑火,得不到什么,我错误的选择。”“玫瑰花的葬礼,埋葬关于你的回忆。”曲调忧伤,文字直白又不失文艺,许嵩的许多歌词一度成为当时热门的QQ个性签名。而这位面庞清秀、戴着标志性黑框眼镜的年轻音乐人,也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追捧的歌手。
在医学院校里,是如何长出这样一朵音乐奇才的蓓蕾?8月1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许嵩当年的辅导员单老师。
“我对他的《庐州月》印象很深。这首歌不仅词写得很美,而且融入了他对于家乡的情怀。”回忆起曾经的学生许嵩,单老师记忆犹新,“许嵩来自一个幸福和有着浓郁艺术气息的家庭,成绩不错,当过班长,喜欢助人为乐,在班级里和老师同学们相处得都很好,在写文章和计算机方面,都有优势。”
在大学期间,许嵩就开始创作歌曲了。单老师发现后,呵护着这个音乐的小火苗。“因为他非常自律,所以,我对他的管理也更为宽松,以便他平衡好学业与音乐创作。”
从医科学子到知名歌手,谈及许嵩的成长轨迹,单老师说,在许嵩的音乐之路上,“勤奋”“专注”“热爱”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词。单老师曾给想要走音乐之路的许嵩提过要求,“当时我告诉他,想一直做下去,就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拓展自己,不能昙花一现。”单老师很欣慰许嵩坚持下来了,“他的确很热爱自己的音乐事业,也在为之努力。”
在许嵩的歌曲里,不乏包含医学元素和家乡元素的歌曲,如《医生》《庐州月》《燕归巢》等。单老师认为这很自然,“人生经历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构成了个人独特性,所以他的歌里听到医学概念和合肥元素是自然的。”
梦想从合肥生根发芽,也终将在这片土地开花结果。许嵩此次将合肥作为「呼吸之野」巡回演唱会的终场,并且参演人员比以往其他场次多出了20人左右。
“可以看得出,他对家乡合肥的情感,这份情感也融入到了自己的演唱会中,一定会给歌迷们带来一次非常棒的体验。”单老师说。
歌迷来到合肥站海报前“打卡”。
破土:曾经的文艺荒芜地,合肥音乐根系在蔓延生长
一度,合肥被认为文艺土壤堪称荒芜,随着近些年ON THE WAY、旧监狱改造的合柴1972、老厂房重生的长江180艺术街区、白鸟画廊、壹处、大地美术馆等数个艺术公共空间陆续开放,曾经的文化荒漠,正在生出一片勃勃绿洲。
本土音乐的根系也在这片土壤中蔓延生长。在合肥工业大学诞生的“安子与九妹”乐队,用《晚安合肥》唱出城市温度;石磊4ROCK以《合肥的石头》刻下“三孝口、四牌楼、女人街”的城市记忆;说唱歌手毕冉用《结庐在人境》诠释着对这座城市的赤子之情……
每一位合肥音乐人的成长轨迹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热爱,爱音乐,爱合肥。
LATTE,合肥一名95后独立音乐人,从小就热爱音乐,当家长以为他在看书备考时,其实,他在偷偷看音乐视频。
他回想,大约是初中开始,听到了许嵩的歌,“歌挺好听的,会经常听。”只不过,同一时代,是一个乐坛“神仙打架”的时代,周杰伦、陶喆、林俊杰等等,风头更盛。
2014年,LATTE刚上大一,他在虾米发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制作成本200元。那首歌叫“起点”,也确实成了他音乐之路的起点。但如今,LATTE已经把它下架了。“当时觉得很牛,但现在再去听,感觉有些幼稚了,歌词编排、混音都太粗糙了。”
LATTE初期的音乐风格是hiphop,创作之初,灵感、文思很好,几天就能写一首歌。2018年前后,他的歌上架网易云,日均播放量已达10多万次。其中,原创歌曲《Love is beautiful》光点赞就已达几十万,个人音乐播放量4000万+。“这个数据不算高,但对我来说,还不错了。”
2020年,LATTE开始组建自己的乐队,因为喜欢看动漫,他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日流日摇。还顺利签约了一家音乐公司,他带着乐队也很多次站上过数万人的音乐节舞台,比如几次参加上海国潮音乐节,和很多知名歌手同过台。
在累积了粉丝后,他曾一年连开四场巡演,一场能卖出300多张票,这是一个不错的票房。
那几年,LATTE也已经实现了靠热爱的“音乐”养活自己,同时,又有时间和金钱去做新的音乐。
去年,LATTE合约到期,开始成为独立音乐人,又一切从零开始了。LATTE回头看,他笑着说,每次站在万人舞台的瞬间,就是最享受的瞬间。“原以为那是刚刚开始,没想到可能已是顶峰。”
但LATTE没有放弃,他的口头禅是“自己不做音乐就是一个废物”。他把作品当作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那么在作品上,就是诠释好每一首歌,把每一个细节做好。目前,正在筹备一张新的专辑。
和LATTE不同,秦然是一名幕后音乐人。“我们做音乐,主要还是‘为爱发电’。”合肥缄默音乐工作室创始人秦然,他是合肥老牌摇滚乐队伤逝乐队的核心成员,同时也是 “蕾梅黛丝与异乡人”这支新乐队的发起者及主创,现在专注于幕后音乐制作。
秦然说,在合肥这些年,他目睹过很多音乐人的坚守,但也有一些音乐人已转型离场。“怎样在艺术追求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是多数音乐人长期面临的课题。”摸爬滚打多年,秦然也知道,一味坚守自我、拒绝迎合市场,在现实压力下往往显得难以实现。
对此,今年,秦然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径,他启动了个人音乐计划《缄默的声呐》,这不仅是一场风格的再定义,更是一次深潜记忆、回溯自我的声学实验。以个人名义打造音乐厂牌,尝试创作多元风格的作品。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推出三首后摇滚风格的纯音乐作品。
合肥音乐人LATTE。
滋养:谁是下一个许嵩?前途未定,都是黑马
有人说,当合肥被赋予了音乐的灵魂,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仿佛跳动着音符。就比如,许嵩的《庐州月》以独特的“乡愁”主题,在音乐中描绘出合肥的另一番风情。
除了合肥本土的音乐人,其实,让合肥音符跳跃的还有背后文化政策的加持与设计。最瞩目的莫过于今年3月揭牌的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数字音乐纳入“3+3”产业方向,配套“一城一园十平台”载体规划,聚焦技术应用与消费新场景。
今年6月,合肥市包河区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明确提出支持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等,还对文化企业开展的各类音乐演艺活动,最高奖补100万元。用“真金白银”加持,支持音乐等新型业态创新。
音乐演艺市场澎湃也在为合肥不断注入音乐活水。仅今年7月,合肥就举办了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4场,场内观众12.8万人次(其中跨省观演人数5.3万人次,占比41.4%),带动消费超6.7亿元,今年以来全市18场大型营业性演出累计带动消费20.6亿元。
新释放的演艺空间合柴·梵木艺术中心、ON THE WAY基地成为原创音乐孵化核心,金大地东西街通过“中韩文化嘉年华”等活动,以美食、市集、K-POP等元素吸引青年群体,形成音乐与潮流文化共生场景……
在合肥摸索音乐道路十来年,LATTE看到了合肥音乐氛围的渐浓,因为近几年,合肥的经济和人口都在高速发展,这些是音乐文艺演出的基础。“但希望更好一点,比如多一些Live house,多一些演出,合肥的艺人成长,也需要外来活水涌进,共同培育孵化。”
同时,LATTE也认为,每一个城市有一个音乐标杆引领,也非常重要,而合肥就恰好有许嵩这样的现象级音乐人,他会激励一批热爱音乐的人。
有网友问,合肥下一个许嵩在哪里?“前途未定,都是黑马。努力做音乐,认真做音乐的人,谁都有可能。”LATTE自信地说。
的确,“下一个许嵩”或许尚未成名,但正受益于合肥从文化消费城市向原创输出地转型:更低的创作门槛、更广的展示空间、更深的情感共鸣。当这些要素持续共振,“许嵩现象”将从偶然成为必然,合肥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套让才华破土的系统。
独立音乐人LATTE在舞台上表演。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见习记者 魏顺顺 实习生 安江蓉 任冰寒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