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飚:一首词的时间,我用它寻找共振的和弦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虽然政务在身,但陈飚用一年多的时间,便成为合肥乃至安徽最闪耀的“作词新人”,从构思巧妙的《中国字》到真情大爱的《平安武汉》,从看得见炊烟和乡愁的《故乡的村庄》到架起平凡和伟大之间的桥梁的《城市英雄》……在旋律之前的词句里,陈飚以温暖和柔软的内心构筑表达的可能性。直播之前,他朋友圈的动态也是有韵脚的“赶鸭子上架,心里有点怕”,小有名声之前,他逼着自己在书房里坚持了6年笔耕不辍。那些韵脚和画面,在徽派的直播过程里自然合成了一场信手拈来的深情朗诵会,坐在古井贡酒合肥体验中心的陈飚,已然渐渐沉醉在一首首歌的世界里。一首歌的时间或长或短,陈飚用中国字表达和再现,在这个匆忙的世界里寻找共振的和弦。


我们本是同根生 我们就是一家人

词作人陈飚

徽派:通过《焦点访谈》和各个媒体传播,《平安武汉》这首歌感动了很多中国人,当时创作这首歌是什么样的状态。

陈飚:24号除夕夜在家看到央视春晚疫情防控特别节目《爱是桥梁》,听到白岩松在致敬白衣天使时说出“我们在过年,你们在帮我们过关”,真是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我就回到书房想写一个和武汉一起跨年的歌词。只用了半个小时,歌词就写好了,发到朋友圈里,(刘)小雅看到了,小雅我们过去合作过,他看到歌词之后也很有感觉,穿着睡衣就把曲子写了,歌年初一就做出来了,年初二就上网了。全国我不敢说,安徽肯定是第一首抗疫歌曲。武汉当时也有一首歌,那边传给合肥广播电视台,让我们来宣传,我们也把《平安武汉》回馈给他们,因为当时武汉也很恐慌嘛,我们也想把平安送给武汉同胞。

徽派:确实非常有效率,怎么会有这么强的敏感性呢?

陈飚:第二天我写了《逆行的天使》,当时新华网总网挂出来了。一个可能我是做新闻的,我每天都要看《新闻联播》,我知道最初在一线的一定是白衣天使,那个旋律出来也很棒,这歌确实出来比较早,《逆行的天使》大概年初三就出来了。这首歌第一个层次是危险不期而遇,没有豪言壮语不说半点委屈,当疫情慢慢紧急的时候,这是另一个层次。合肥有段时间大街小巷都在放这歌,有一次我到菜市场去还听到了,音乐还是给人力量,作为创作者我也是挺高兴也挺开心的。特定的场合下,我认为我们,既是个新闻人,也是个中国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徽派:疫情战线挺长的,您一直在关注吗?期间写了多少首歌?

陈飚:估计写了36首,他们说我是劳动模范。《一家人》是29日写的,当时是一个省包一个市嘛。家者国也,国者家也,“看着你渴望的眼神,我的心很疼,看着你关上了家门,我泣不成声。我们同饮一江水,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本是同根生我们就是一家人,这首歌出来以后,共有六个版本,美国有华人作曲家看到了,也很感动,也谱了一个。

徽派:您是写完就放在网上?

陈飚:对。有个作词交流群,大家写出词来,发到群里,作曲家就会拿来写曲子。我这段时间确实写了不少。疫情期间,时间节点一点点推进,每天一首每天一首,就像用歌词写日记一样,把感受写出来,社会上各个群体,90后,护士,社区工作者,我能想到的,都在做贡献,就像一个群英谱一样,我都写了。

传递正能量 我们不能缺位

徽派访谈直播现场

徽派:你在写词的时候脑中会有旋律么?

陈飚:我不懂作曲这一块,但我脑子里会有画面感。写《一家人》,是中间看到疫情不断攀升的数字,“虽然你沉默不语,但我知道你很疼,”一下进入那个语境去表达。“就在此时,让我陪你一起浴火重生,等到那时,我再和你一起策马奔腾。”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拿起来笔的,你不能缺位,我写的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多的,传递正能量。后来我还写了一首《有一种爱叫隔离》,就是要表达出来,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吧,我尽力了。

徽派:你平常就是共情能力特别强的人么?

陈飚:写东西,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2020的元宵节注定和以往不同,我就写了《今年的元宵真的有些失落》,没有热闹的庙会和烟火,这是真实情况,为什么,因为母亲病了,我们就该这样静静地守着,然后等到母亲的病好了,我们再共唱一条大河。

徽派:嗯,感情特别深沉。随时会觉得丰沛的感情需要抒发。

陈飚:其实我写歌词的时间很短,才一年多一点。以前写诗,当然有共通之处,2018年8月份我才开始写词。说起来还有一个故事,我父亲是个典型的文人,能作词能作曲,自己也能唱,比较全面。1964年他在寿县文工团工作,有一天听到《梁祝》协奏曲,一下打动他了,觉得怎么这么好听……这么好听我来填歌词吧。结果在寿县传唱开了。那时候还有极“左”思潮,靡靡之音啊,问谁写的。他说这不是靡靡之音,是著名的《梁祝》协奏曲。我有段时间在合肥市文联工作,搞了“艺术名家大讲堂”,有一讲请了《梁祝》作曲陈钢老师来合肥讲座(陈钢的父亲陈歌辛——就是写了《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我就和他聊天,说我们早就有过合作,我把父亲给《梁祝》写的词拿给陈老师看,陈老师说这词写得真好。后来开讲的时候,陈钢就说“我和合肥有这样的缘分,我来读个词吧,作者就在现场。”我父亲听了也很高兴。后来《词刊》有篇文章,任卫新写的“《梁祝》及其背后的故事”,里面说,目前我能看到的给《梁祝》写的词,写得最早也最美的我认为是陈频先生的。我父亲是《词刊》的订户,他看到后特别开心。

后来我父亲就说想打个电话给任卫新老师感谢一下,我就找到安徽老乡舒楠老师,通过他打电话给任老师表示感谢,加了微信,因为我朋友圈里常发词,任卫新说你会写歌词啊,我说以前写,多少年没写过了。任卫新就说进我这个群吧,都是作词人,就这样,我被他拉进了作词人的群,被逼着,我也开始写词了,赶鸭子上架我就天天写。

徽派:因为写诗被发掘出了写词的才能,诗和歌词还是有些联系的吧?

陈飚:任卫新老师总结了,歌词有几个特点,第一是短而不短,最长不能长过两百字,短但是意境不能短,红高粱里面的《九儿》,就四句话,如泣如诉很悲怆,形式上短但内容上一点都不短,这是歌词的魅力;第二个就是浅而不浅,看着浅,“生活像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直接反过来,一个翻转就过来;第三个就是白而不白,看着直白,《常回家看看》都是大白话,但一点也不白;第四个就是满而不满,满是意境要满,但是文字不能满——作词的一定要给作曲的留空间,不然他没办法发挥,配器的要给演唱的留空间,演唱的要给舞台留空间,舞台要给观众留空间,就是这样。我写《梦回故乡》,沿着田埂我走进了奶奶的皱纹,靠着土墙我感受到了爷爷的体温,看上去就很简单。

炊烟里有乡愁 歌词中见真情

徽派:您还有一首《想娘的时候》写得真好。

陈飚:我母亲走得很早,我写了很多这样的东西,以前一直没有这么多意象,写到歌里不好听,以母亲为主题的歌曲很多,曾鸣就说“《想娘的时候》,江河倒流”,觉得我这种写法独树一帜。中国体操队厉害,但是最厉害的是有几个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他们管我这种写法叫“陈式换位思娘法”,“想娘的时候,我读懂了坚强,因为娘一直告诫我,男人不能塌下脊梁;想娘的时候,我总爱燃起烛光,因为娘想我的时候也总是守在灯旁”,四个想娘下来以后,甩下来两个瑰丽的意象,后来白燕升来找我要歌词,我就把这个给他,他看了以后很感动,说一定用心把它做出来,他自己唱的。后来加了京剧的念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特别棒。

《想娘的时候》MV

徽派:还有一首《中国字》,知名度也非常高。

陈飚:《中国字》也上了央视大舞台,还有各地的春晚,这首也写了几年。有专家说可以写到中国歌词的教科书里。这首歌,因为我喜欢书法,但你不是写中国笔画,你是中国字,“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横竖撇捺基本的都有了;接下来四个字用什么呢,我想到了“中国人民”,中字中庸不偏不倚,国字更庄严,人字互相支撑,民字在心田;这四个字很难挑,后面还要挑四个字。结尾怎么接住,方方正正中国字,稳稳重重有内涵,笔笔画画巧架构,长长短短紧相连,中国人爱中国字,笔画到字,到意义。12个人拿这歌词去谱曲,最后选了三个版本。《中国好歌词》,第一期就收在了里面。

徽派:写歌词时是先从字库里挑韵脚么,高晓松说这是他作词的技巧,当然肯定还是要有知识底蕴。

陈飚:写词就是写情。一个是真情,家国情怀,习主席说中国经济是大海,不是小池塘,听了我整个热血沸腾,没有真情很难写出来《你们和我们》。

徽派:但是现在年轻人听歌词或写歌词,好像更多重在表达。

陈飚:你说的没错,但我们要看到传统。《你们和我们》是去年国庆的时候写的,这首歌就是先写你们,第二段写我们,你们和我们的关系必须要写——你们腥风血雨,我们风雨兼程,你们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你们,不是割裂的。带着感情来写的,这样就高级

徽派:真情之外呢。

陈飚:第二个是乡情,习主席说看得见炊烟看得见乡愁,人人都有乡愁,把它给表现出来。故乡写得多,你很难超过余光中的《乡愁》,我写《故乡的村庄》就反其道而行之,把小路交给远方,把池塘留给月光,把天空让给白云,把薄暮留给夕阳;把远山留给画框,把炊烟交给诗行,把朝霞让给晨雾,把我们交给牛羊。把细雨交给南窗,把清风留给麦浪,把耕种交给歌谣,把收获留给粮仓。整首词没有人,但人就在里面。就是个诗情画意的东西,没有人,只有景。其实写歌词,感觉到了,快起来就十几分钟,慢的就要很多年。

找一个角度 给你一个想象的空间

谈起创作,陈飚非常投入

徽派:看得出来,就现在是真热爱歌词创作。父亲对您的创作有评价么?

陈飚:他很少说。有时候忍不住告诉我弟弟妹妹,或者会跟我爱人说,说我们老了,写不过他了。

徽派:对你来说,写词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陈飚:我也不会作曲,我就是用画面捕捉,语气押在韵脚上。其实写的时候,想不出来韵脚的时候,也会像高晓松那样,把韵脚表拿出来,备用。其实故乡真的有很多东西可以写,我写的《故乡的月亮》也是,从小往大了写,城市里大家没有时间去看月亮,所以偶尔才会坐在城市的南窗,想起当年的月亮。

徽派:还有什么情是你喜欢表达的?

陈飚:还有就是亲情,与父母之间的,与爱人之间的。老了的时候我们依然相互拌嘴,我的诗词歌赋和你的油盐柴米,你陪我去看满山野花,我陪你去听潺潺溪水;我老成了一堆黄土,你老成了黄土一堆。写歌词,角度特别重要。

徽派:角度真的很重要。这让我想到了有一次在地铁里听到那首《城市英雄》,蛮感动的。歌词特别挺接地气。

陈飚:本来很简单,我在在地铁二号线遇到了一位老乡。那时候二号线刚开通,我住大蜀山那边,到三里庵,地铁里看到他,跟他没讲话,但他身上确实带着行李,我就做了个想象——我们目的地都是火车站的方向,一下子就拉近了,有些歌词的细节特别接地气,特别扎心,拿给他们作曲,觉得特别好可以加点摇滚的东西在里面,加点摇滚叫《城市英雄》吧。有句歌词,“望着周围对你投来的异样目光,你的眼睛紧紧盯着车窗,听着身旁对你的窃窃私语,你的表情像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很扎心很真实,很卑微,也很高尚,就是在平凡和伟大之间找到了桥梁,给你一个想象的空间。

《城市英雄》MV

徽派:换位思考,共情到人物身上情感的部分。

陈飚一定要给自己想象的空间,带着温暖和柔软,不然你会漠视。触动你,然后触动别人,共鸣的和弦,一首歌就出来了。

徽派:现在写了多少首词了?

陈飚:几百首了。算多了。即兴的有,有主题的也有,也有应邀的。

徽派:你身上还有很多行政职务,好像合肥的词作人不多,那你是怎么样做到观察能力和涵养情感的能力如此敏锐和发达。做行政工作很容易理性化。

陈飚:要给自己留空间。回到家拿到笔,就是我的空间。写写字,工作中的感受啊,对亲人的思念,那两个小时就是我的世界,闭着眼睛想,那是最享乐的时间。写的好不好不敢说,坚持了六年多,写字写诗,古体诗现代诗歌词,六年多时间。每天都会逼自己。那天写了个爱情歌曲《你》,突然想到,把你这个笔画拆开,角度很好,就会即兴创作。文学创作一定是在沉静状态下。

徽派:那就把这首《你》分享给徽派的观众吧。

陈飚:“你”怎么写,我把“你”拆开。

 《你》

一撇是你的秀发

一竖是你的背影

望着你渐渐远去

你走成了我的风景

一横是我的视线

一折是我的心情

望着你渐渐消失

我站成了你的背影

一勾是你的决定

两点是我的深情

一点温暖着余生

一点照亮了梦境

我的笔一直未停

却不敢写下姓名

满纸都是一个你字

那是最动人的风景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文 薛重廉/图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