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祠堂走向图书馆 家谱捐赠可望成风

中国人起名字讲究辈分,辈分从哪儿来?来自家谱。因此,古人对编修家谱很重视,正如梁启超说的:“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梁启超的这一“梦想”,可望逐步成为现实。近年来,民间修谱风气渐盛,向公立图书馆捐赠家谱的活动频繁。9月13日,安徽省图书馆一次性接收民间28部家谱,共500余册。这28部家谱来自省内外的28个家族,他们是在安徽润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倡导和组织下捐赠的。据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林旭东介绍,截至目前,安徽省图书馆馆藏家谱1300余部,共1万余册,其中新修家谱986部,8389册。 

安徽省图书馆馆长(左二)接受旌德江村江氏代表(右一、右二)捐赠新修《济阳江氏金鳌派总谱》。 

详尽的家族档案 

从记载家族世系角度而言,我国最早的家谱在甲骨文上已见雏形。在一块现藏大英博物馆的甲骨片上,明确地凿刻着商人家族世系,涉及13人,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即11代世系,距今约3200年。很显然,原始家谱的内容,主要是告知“我从哪儿来”。随着社会阶级性的增强,家谱功能涉及到财产、王位的继承,起到“法定证据”的作用。到了讲究门阀地位的魏晋时期,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则必须弄清门阀身世。如果一个人是二品,哪怕他的儿子是个傻子,那也是二品,这个傻子无须努力,即能官至公卿。有了这样的制度,家谱中就不可能淡化对身世的记载。另外,门阀大户讲究婚姻的门当户对,这就使得家谱的内容不仅涉及选官、世袭爵位,还涉及婚姻记载。这时的家谱,详细记载着入谱者的郡望、源流、家世、婚姻等。 

唐宋以后,门阀制度被淘汰,家谱记载中涉及政治生活的内容减少,重新回归到慎终追远、尊祖敬宗、家族成员之间沟通等方面。家谱的格式也逐渐固定,记载内容通常包括祖先、世系、恩荣、祠堂、居住、田产、坟墓,以及入谱者姓名(包括曾用名)、生卒、排行、婚姻(妻妾姓名)、兄弟、子女、字辈、官宦履历、著述等。还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族中名人传记。 

通过家谱,尤其是字辈、堂号等记载,可以看出整个家族的产生、延续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是一部完整的“家族档案”。 

史学研究的“矿藏” 

史学研究需要借助于“二重证据”——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而家谱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史学家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将家谱与国史、州志相提并论,可见家谱史学价值之高。 

但是,每一部国史和地方志的编纂,对一些人物、事件的选取,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出自当时的编纂组织。换言之,不同的编纂组织,对人物和事件选取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甚至表达方式都不相同。这对后人追溯历史原貌,会产生很大影响。当我们在国史和地方志中查找不到,或者发现国史或地方志就同一人物、同一事件的记载不一致时,家谱就成为我们重要的参考文献,因此,家谱实际上是国史、方志的重要补充,是史学研究的珍贵“矿藏”。 

从家谱内容看,宋代及宋代以后的家谱,一般都包括族姓源流,而且几乎一律上溯到始祖,不是帝王也是名人。正因如此,所以十几亿人口,从各自的姓氏向上追溯,最后都在“百家姓”范畴之内,世系条分缕析,繁而不乱。这种源流的追溯,本身就是移民史研究的一部分。 

接着就是家族“恩荣”——这里详细记载着列祖列宗的荣誉,上自皇帝、朝廷,下到州县乡里,所有的褒奖和家族门楣的光彩,都被罗列在这里。对恩荣人物和事件的记载,有的是填补国史和地方志的空白,有的是对国史和地方志的补充和延伸,对考证历史人物和事件具有重要作用。比如,笔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史时,发现关于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人——明朝宁国府太平县人的生平资料,在明清以及近现代的《安徽通志》《宁国府志》《太平县志》《旌德县志》中均有简要记载,但都是只记其事,未记其人,而关于发明人的信息,均作“姓氏失考”。最终,笔者在旌德江村《济阳江氏金鳌派总谱》中发现明朝江希舜(1585-1668)的传记资料,其中明确记载江希舜“首创人痘接种术”。虽是家谱记载,但至少是我们研究人痘接种史的参考。 

家谱中还有“家传”“仕宦”部分,记载的是家族先人墓志铭、行状、年谱、像赞、仕宦履历等,往往真实、详细,是史学研究的珍贵参考资料。正因如此,所以清朝史学家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将家谱与国史、州志相提并论,是对家谱史学价值的中肯评价。 

伦理道德教育的补充 

很多家谱中都记录家族的族规、家训,主要是讲家规家教,由家族自行拟定,讨论通过,共同执行。 

家训的最早形式为遗书、遗言,然后形成家训,内容涉及族中规章制度,包括所有成员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规矩和原则。同时,列出家族成员禁戒条款,带有浓厚的传统伦理道德和宗法色彩。族规和家训的每一条,都是对子孙言行的约束,以提倡敬祖、孝老、礼让、积德、行善为主,对懒散奢堕、吃喝嫖赌提出禁戒和具体惩罚措施。族规、家训的执行,有的与国法效力等同,其目的是赓续家传,光大门楣,保证子孙不要败坏家风,以致家族式微,甚至灭宗绝嗣。 

族规是家训的延伸,由一个家庭扩大到整个家族。著名的如清朝道光年间出现的《义门陈氏大成宗谱》,卷首即为“陈氏家法”,共列33条,很多条款都具有强制执行性质。陈氏七世同堂,人口200余人,“义门”是朝廷旌表的荣誉。 

在家族发展史上,族规和家训是至高无上的限令,但它也严格遵循着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原则,并与地方乡约一致,甚至服从于社会舆论,因此,历代统治阶级并不反对和阻止家谱中族规、家训的制定与施行。族规、家训的出现与施行,对社会管理、家庭治理是有益而无害的,是社会法制和道德伦理教育的必要补充。 

安徽省图书馆此次接收的28部家谱,均有“家训”部分。 

由祠堂走向图书馆 

在中国古代,家谱的编修与保护一直是家族内部的事情。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家谱告诉族人:你是从哪儿来的,你的祖先是谁!这是每个族人都不敢忘怀的,因此,家谱的编修与保护一直极受重视,家谱往往被安放在宗族祠堂里。但是,家族收藏和保护的条件毕竟有限,天灾人祸的发生,是不以家族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大量家谱灭失在历史长河中。如今的宋代老谱已经极少,明清旧谱也不多见。 

近年来,民间编修家谱开始活跃,但是,修成之后,依旧存在保存问题。据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家谱研究中心主任房江传介绍,很多新修家谱刊印后,家族照样按照过去的传统,各派、各支、各家登记领取,但对领取之后的保存无法掌控。新谱入户,完全由个人自觉收存,收存条件可想而知。在房江传的倡导和提示下,很多家族都愿意在家藏之外,将家谱另行捐赠给公藏机构。当然,如果像安徽省图书馆这样的公藏平台能接收他们的家谱,那将是捐谱家族的光荣!用旌德江村《济阳江氏金鳌派总谱》主编江老虎的话说:“家谱由私家祠堂走向公藏机构,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保存,不仅我们当代人高兴,而且九泉之下的先祖也会放心、安心的!”枞阳敦厚堂汤氏是此次捐谱家族之一,其捐谱代表说:“像安徽省图书馆这样的公藏平台,是很多新修家谱的理想归宿,能接收我们的族谱,我们感到很荣幸!但是,很多新谱编纂者并不知道‘私谱公藏’的途径。” 

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林旭东说:“因为家谱多是非公开出版物,市面上很难买到,只能加大宣传力度,更广泛地从民间征集。多渠道加强家谱文化的宣传,对营造优秀家风,优化社会风气,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实现民族团结,都是积极赋能的好事。”

丰吉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