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求职者不接受单休遭HR羞辱:论回复的正确打开姿势

近日,在四川成都,一名求职者应聘一家公司月薪4千到6千的人事专员岗位,该岗位实行单休。求职者向HR表示接受不了单休,HR回复:“你干嘛要出来上班?别人是找工人,不是找老婆。雇佣一名员工来干活,不是请摆设,不是找小三……”(7月19日《女子找工作不接受单休被HR骂:你干嘛要出来上班?别人是找工人,不是找老婆》)雷人回复引发网友热议。

当事公司HR回复雷人之处在于,失去边界感。面对求职者时,HR是代表公司说话的。大众心理预期,公司HR语言应该合法、正式、规范、理性。而“不是找老婆”、“不是请摆设,不是找小三”等语言明显不雅,带有个人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一股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仅对求职者个人是种侮辱,而且冒犯了大众尤其是整个求职人群的情感和自尊心。

涉事HR超出职业边界,丢掉专业性,情绪化表达,一方面涉及到个人素质,在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招聘方在处于强势地位,觉得说话霸道一些没啥大不了,另一方面涉及到公司对相关岗位人员的资质培训。《劳动法》第36条、38条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也就是说,HR其实可以向求职者解释清楚,企业单休并不违法,若协商延长工作时间,按规定给付加班费即可。明明可以说理,涉事HR却发泄情绪。公司是否对HR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和资质培训?是否建立健全HR答复求职者各种疑问的一整套规章制度?这恐怕值得每家企业自我检查、自我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官方各种雷人回复屡屡见诸报道。2018年6月,四川自贡市一网民向该市环保局微信反映情况,收到回复“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2014年,有网友向浙江绍兴环保局官方微信投诉噪音扰民,收到回复:“等等哈,正吃着切糕呢!”……尽管涉事机构解释称雷人回复有的是智能软件托管,有的是提前设置好的搞笑自动回复,但仍避免不了舆论哗然,负面影响已很难挽回。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官方回复关乎着自身形象,倘若失去边界感,夹杂过多个人情绪,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形象危机。如何体面回复,已然成为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论回复的正确打开姿势,可参照今年4月上海浦东疾控中心女科长对投诉者的回复。以职业态度面对公众,真诚平等,排除情绪干扰,用专业知识理性回答,提出可能性解决方案,才是面对各种疑问和质疑的应有态度。另外,从个人角度而言,提升共情能力,先共情、认知,再作出合理合情的反应。

江婷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