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教师节,倾听老师们的心声

临近教师节,广西柳州市某学校的家长群被曝凑钱给老师送化妆品礼盒,其中一名家长拒绝随大流,竟被要求退群。又见变味家委会,又是一波对送礼风的批判,又引发对师德师风的再强调再反思。老师们很委屈:“明明是家委会的事情,但是很多评论都在骂老师。”甚至,有人因为节日平添负担,“建议取消教师节”。

近年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强化,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政策规定三令五申严禁收礼。每年9月初,很多学校都提前发“教师节不送礼”倡议书。仍有极少数老师存在侥幸心理,助长歪风邪气,损害教师职业形象。教育部门务必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违规违纪者依法严肃处理。

除紧盯极少数老师“伸手”之外,不妨也听听绝大多数老师们的心声,关注他们感受。教师节,老师们多了两方面负担。一方面是活动负担。表演节目、开会、迎接活动等非教学负担,需要老师们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自己节日表演节目给别的老师看”“合唱和诗朗诵,人已经麻了”“去年教师节开会开到晚上8点半”“搞迎接活动,加班加点布置校园”……还有老师说,为迎接教师节,学校布置8项任务,3项是老师的,5项是学生的,老师除完成自身任务,还要指导辅助新生完成活动任务。

另一方面的负担来自于人情。每年教师节前,教育部门、学校反复强调师德师风,开展宣誓,并广发“教师节不送礼”倡议书。抵不住人情,怕孩子吃亏,仍有少数家长送礼。绝大多数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分,拒绝收礼,并吐槽,“真的很怕家委会送礼物”,得躲,得回复消息,得想好合适的话婉拒,教师节平添人情烦恼。

“取消教师节”看似极端建议,但实质上,是教师们对节日变味的抗拒性表达,也是对教师节回归设立初衷的逆向性呼唤:我们要的,不是活动堆积、形式主义的教师节,不是想着婉拒礼物、变味的教师节,而是真心实意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

日前,教育部发布会上谈及将教师减负纳入整治形式主义专项,持续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对学校而言,教师减负,不妨从教师节减少活动做起,真正的关心教师。对学生及家长而言,认真配合好教学活动,让教师们少一分“节日烦恼”。正如柳州市教育局所提倡的,以“一条祝福短信,一声亲切问候,一次家校互动”,表达对教师的崇敬感激之情,足矣。

江婷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