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门口的保安凭着暴力扔外卖“特技”成功登上热搜。9月12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门口,一名身穿保安制服的男子不断抛扔外卖。目击者称学校属于封闭管理,学生点的外卖放在校门口自行取拿,保安却当着外卖小哥的面将东西粗暴地乱扔。事后,学校回应称,严格校门管理,要求学生非必要不出校,事情主要是保安不当处理,已批评教育保安,将赔偿学生损失。(9月13日,大皖新闻)
此番事件之所以引发关注和热议,一是该视频中保安扔外卖时那暴力“姿态”,二是学校通报中体现出来的那种“为了加强管理,我没错”的语气。听听那种语气:“学校按照上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严格校门管理,要求学生非必要不出校,倡导学生在校用餐”——“按照上级”“严格校门管理”。“学校延长校内食堂营业时间,丰富菜品供应,确保满足学生生活需求。”——“丰富菜品”“确保满足”。“严重影响保安队员的视线,且隔夜外卖变质后散发难闻气味,严重影响校容校貌。”——“影响视线”“影响校容校貌”。“保安在多次劝阻无效后,出现了不当处理。”——“不当处理”。整篇通报透露出的意思,就是“出现这个事,学校是为了加强管理”,保安处理的方式只是“不当”。
事实上,类似学校保安扔外卖的荒唐事件频频发生。南京农业大学,外卖骑手将学生外卖放在了指定地点,保安看到后直接将外卖拎到了垃圾桶边;河南农业大学,保安直接将外卖扔到墙外;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一大学生取外卖遭保安在身后狂追;四川传媒学院保安踩碎店家招牌,并将外卖商贩送来的食物直接扔飞……每每遇到这样的现象,都会引发质疑: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就只能扔外卖吗?
应该说,出于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等方面的考虑,学校倡议学生不点外卖食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个别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引发学生不满导致冲突,究其原因还是实际操作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还没有把不让学生订校外外卖的规定说清楚、讲明白,就开始强硬执行;学生订好的外卖,说扔就扔、说踩就踩;学校食堂未能满足学生需求就“一刀切”等。种种做法暴露出学校管理者简单的思维,太急于求成,不顾学生的感受。这样就出现了不区分实际情况、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强力执行、强扔外卖的现象。根本还是学校的管理者存在长官意志、替学生作主的问题,矛盾最终在执行末端“保安”的身上爆发出来。
本来想办好事,结果却怨声载道,甚至引发了冲突的坏事。这其中,除了管理方式简单、形式主义的作风问题,学校还应当反思自身。譬如,深入了解学生点外卖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学校食堂存在种类单一、口味不足等自身问题。如果有,学校应该加快调整食堂饭菜供应质量,来满足更广大学生的需求。没有这种深入的反躬自省,光是“一刀切”式地让保安拒绝外卖进校,只会加剧矛盾,让人觉得学校动机不正,更让人质疑学校管理水平。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容不得漠视学生的意愿、损害学生利益,更容不得违反法律、背离法治。《民法典》267条明确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外卖虽小,但仍属于学生的私人物品,学校并没有权利私自处理,更何况是破坏。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厉行节约的背景下,将完整的外卖乱扔还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行为!
当前,疫情仍然呈现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让“以生为本”的善意管理执行好,希望学校管理的方式能够告别“一刀切”的粗暴,在执行中多一些深入的调查,真正理解学生需求;加一点政策宣讲,跟学生把政策讲清说透;添一丝人情温度,合情合理合法的沟通劝说;增一些科技手段,运用信息化解决外卖可能带来的风险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作者:袁星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