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及时语 »

评论 | “就业红娘”促进多方共赢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喻光霞,有带孩子的经验,打算从事月嫂行业”“郑光渝,准备参加电工培训”……国庆假期刚过,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东城社区的唐隆钦就一如往常忙碌不堪——不少回到铜梁的返乡人士找到他,希望帮忙介绍工作,他要一一登记情况当好就业“红娘”。在铜梁,像这样的就业“红娘”目前有333名。(10月11日《重庆日报》)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红娘”说到底就是在劳动者与用工方之间搭建桥梁,促进劳动者尤其是返乡求职者更好地就业。不少人习惯依靠亲戚、朋友、邻居等社会网络找工作,而这些熟人群体的信息来源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和单一性。“就业红娘”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让返乡求职者更加顺畅地找到工作。

不论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和陪伴家人,还是年龄渐长渴望回归家乡,抑或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就业红娘”都能顺应返乡者的利益诉求,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和社会支持。“就业红娘”大都是本地人,各家的劳动力状况如何、适合哪些工种,他们心里都有本账,同时还实时掌握着企业的招工信息,有助于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就业红娘”作为劳务经纪人,有助于让普通劳动者更好地实现价值、发挥作用。收完稻谷后,当地农民相对空闲一些,有的“就业红娘”带领 30 多名农民去西北采棉花,不仅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农场的“用工荒”,也让农民们的荷包变得鼓鼓的。“就业红娘”让求职者在市场中得到更多的回报与激励,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面对待就业人群,“就业红娘”并没有“一刀切”,而是区别对待。面对“慢就业”“懒就业”者,帮助他们走出认知误区和思想迷茫;对于那些能力不足、技能缺失的人群,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就业红娘”作为一种社会联结的纽带,在劳务对接、稳岗就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搭建就业桥梁、畅通就业渠道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作为一种潮流,农民工返乡就业为乡村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让许多家庭的功能更加完整。“就业红娘”有助于让普通劳动者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有助于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当返乡求职者实现更充分高质量就业,整个社会自然会更有活力。

作者:杨朝清(2022年10月12日 新安晚报 2版)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