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据四川崇州市联合调查工作组通报,该市羊马街道恒大西辰绿洲小区内发生一起女童被狗咬伤事件,经查明,10月16日7时20分,两只涉事犬只窜入事发小区,8时许发生伤人事件。8时20分,涉事白色拉布拉多犬于现场捕获,21时许犬只主人贾某到案。22时许,伤人黑色罗威纳犬被捕获;10月17日3时许,黑色罗威纳犬主人唐某到案。目前,警方已对该事件立案侦查,并对黑色罗威纳犬主人唐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朱育春也在社交平台上介绍女童的会诊情况,该女童身上有20多处撕咬伤,最长的有8厘米,目前最大的危险来自女童腹膜后右肾损伤及它所形成的血肿,会诊专家一致认为,如果现在做手术去探查右肾脏,丢肾的概率非常高,所以最优的选择是保守治疗。
据媒体报道,相应视频完整记录了该女童遇袭的全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受害者一方没有法律规定的故意或重大过失,按照民法典,饲养人或管理者方应当承担全部侵权责任,需要民事赔偿。如果女童伤情构成重伤或重伤以上,饲养人或者管理者除了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以外,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称刑法),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造成了他人重伤或者死亡,均应以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以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恶狗伤人现象并不少见,国内很多地方也在加强养犬管理。出台了管理规定甚至地方立法。包括划定禁养限养品种,明确养犬必须办证、遛犬必须牵绳、要给犬挂牌、要对犬接种狂犬病疫苗及个人禁养烈性犬等。同时,要求养狗人做好犬只日常管理,避免影响他人。据了解,重庆市明确禁养犬种类目录包含藏獒、标准牛头梗、卡斯罗犬、罗威纳犬、捷克狼犬等;西安市重点限养区内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名录有罗威纳犬、杜宾犬、秋田犬、牛头梗犬等犬类;青岛市禁养烈性犬共40种,包含藏獒、德国牧羊犬、高加索犬、比特犬、罗威纳犬等;成都市禁养22种烈性犬种,包含西藏獒犬、秋田犬、法国波尔多獒犬、意大利卡斯罗犬等。
但是,犬只伤人现象仍屡屡出现,这与一些养犬人缺失文明养犬和依法依规养犬意识有直接关系,也和一些地方在犬只管理上流于形式、表面文章大于实际行动有关,不出事时管理松懈,职能部门之间互相观望,出事了以高压态势管一段时间,事情过了又回到老样子,在犬只管理上没有精细化、常态化,没能做到依法依规的持续管控。甚至,有些部门有责不担,遇到投诉还推诿塞责,不当回事。
据大皖新闻记者了解,以前,在黄山市中心城区,散养的狗也很多,马路上、城中村常能看到狗到处跑,甚至蹲在路中间,遛狗不栓绳子几乎是常态。以前,该市中心城区屯溪也发生过多起散养或无主狗咬伤人事件,被咬者既有本地人也有游客,有的伤人狗还被发现有疾病。
这几年,黄山市加强了对犬类的管理,《黄山市养犬管理条例》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022年有一定条文修改。 根据该《条例》,养犬人要符合规定的条件,且应当在取得犬只免疫证后申请养犬登记,取得养犬登记证。违反者且逾期未补办的,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个人饲养犬只的每户限养一只,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条例》还对养犬人携带犬只外出提出具体要求,如犬绳长度、犬只粪便清理、乘坐电梯应当怀抱犬只或装入犬袋犬笼或为犬只戴嘴套、犬只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进入公共场所等。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或举报违法养犬行为。养犬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条例明确了职能部门及辖区政府职责,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犬只登记、收容,捕捉走失、无主犬只,查处无证养犬、违法携犬外出等行为。公安部门负责捕灭狂犬,依法处理犬只伤人、犬吠扰民等违法养犬行为。业委会、物业对管理服务区域内的违法养犬行为进行劝阻,对犬吠扰民、犬只伤人等情况予以记录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对违反规定的,也都明确了处罚办法。
10月17日晚,黄山市屯溪区城管部门负责人告诉大皖新闻记者,2018年开始,屯溪区对公共区域散养或走失无主的狗加大了收容力度,对违规遛犬行为进行劝导与处罚。据该部门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屯溪区收容散养或走失无主犬只943只,对不栓绳等违规遛犬行为处罚中涉及犬只247只。
屯溪城管收容无主犬只 资料图
据了解,今年以来收容走失犬数量及处罚情况比往年要少些,其中一个原因也和多年管理后很多养犬人管理犬只的自觉性有提高。屯溪区城管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犬只管理力度。
屯溪城管收容无主犬只 资料图
犬只伤人的根源,一是养犬人没有尽到对犬只管护责任,其次是有关单位及部门管控力度不够大。要最大程度避免犬只伤人,必须常态化持续性的加强对养犬行为的管理,既要通过职能部门、辖区街道社区及小区物业的持续宣传、劝导、普法,强化养犬人法律意识,提高规范养犬自觉性,更要通过严格执法来形成全社会规范养犬环境,有关部门的日常管理不能粗放,对散养犬、无主犬该收全收,对违规行为该罚就罚,一旦出事要严格依法处罚,对管控不到位导致发生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应依照法规问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养犬人自觉管控好自己的犬只,让全社会尤其职能部门形成对养狗不拴绳等不文明甚至有危害隐患行为的零容忍。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