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语 | 90亿人次!一场必须拿下高分的“春运大考”

“看来还是要对春运保持敬畏!”

昨日,一个记者朋友在火车站因列车晚点滞留4个多小时后,在朋友圈写道。

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手机购票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密集的高速公路网,春运出行焦虑渐渐淡化了。甚至在年复一年的报道中,春运的新闻性似乎也在淡化。

直到今年春运“撞上”大范围雨雪天气,才让我们猛然意识到,回家的旅途没有想象中一帆风顺,春运旅途依然是最牵动人心的话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交通运输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是2023年同期的近2倍。更让人惊叹的是,这90亿人次中,有80%将选择自驾车出行,也创下历史新高。

从传统营业性运输来看,预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4.8亿人次,日均1200万人次;民航旅客运输量将突破8000万人次,有望创历史新高;包括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营业性客运量将全面回升,预计将达18亿人次。

再看安徽。据交通部门预测,今年春运安徽公铁水航发送旅客量预计同比增加24%左右。其中,高速自驾出行占比将创新高。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流量约6080万辆,日均约152万辆,同比增长12.6%,有望创历史新高。

这个春运,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群众出行意愿强烈,叠加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注定是一个繁忙的春运。

巨大的流动,虽然对公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网产生了较大压力,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

春运八成旅客选择自驾?

听到这个消息,最愁的不是准备回家的你我,而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

因为,确实如那句老话所说:别人过节,他们过关。

面对海量的车流,高速公路保通保畅压力不小。

对此,今年,安徽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拿出了很多新招实招,比如利用数字化等技术手段,探索“潮汐车道”“智慧大脑”“准自由流”等新模式,运用“智慧交通”手段缓解春运高速公路车流拥堵,受到广泛关注。

试点“潮汐车道”。每年春运期间,部分路网“潮汐现象”十分明显,春节前自东往西、自南向北的车流比较集中,春节后流向则相反。阶段性、潮汐式的大客流给高速路网带来巨大压力。

为缓解高速公路“潮汐式”通行压力,今年春运期间,合宁高速主线首次设置“潮汐车道”,车流较大时借用部分对向车道,引导小客车避开拥堵路段,以缓解道路拥堵。

以合宁高速吴庄收费站为例,春运客流“潮汐现象”十分明显。预计节前最高峰出现在2月7日,入口单边日流量将有9万多辆,是平时的4倍多;节后最高峰在2月17日,出口流量将有10万辆以上,是平时的5倍多。“潮汐车道”损有余补不足,将显著缓解交通压力。

“智慧大脑”调度。春运首日,安徽交控高速公路智慧运营指挥中心启用。

该中心通过大数据集成技术,实现高速公路车流监控、数据分析、系统指挥等“一网打尽”,就像给高速公路装上了“智慧大脑”,实时掌握所辖全省5100余公里高速公路的运行情况。

皖通高速运营服务部部长吴峻说,以往指挥中心信息采集单一,而且是被动接收,信息滞后。现在通过“智慧大脑”,深度整合大数据,前方路面信息数据及时全面掌握,检测、调控、处置都更及时、更科学。

根据大数据模型,甚至两个小时以后的交通路况也能预测。

准自由流收费。皖通公司在试点建设合宁智慧高速的同时,从2022年开始试点建设智慧收费站。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武阳、五渡、全椒西、宣城西、太白岛、方兴大道、黟县、郎溪东、天柱山北9个智慧收费站,实现准自由流收费。

什么是准自由流收费?吴峻解释说,即推广使用ETC匝道预交易系统,车辆在匝道门架系统提前完成收费交易,通行收费站ETC收费道口时,收费信息会在显示屏显示,收费栏杆会提前抬杆,车辆可以不减速无停顿通行,真正做到无感通行。同时,ETC车道可连续过车不落杆,ETC车辆通过速度更快。

据测算,ETC车辆从驶入车道至驶离车道的平均通行时间显著降低,降幅达54.8%。单车道通行车辆由原来每小时的799辆提升至1485辆,单车道车辆通行能力提升86%。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春运大流量引起的收费道口拥堵现象。

雨雪天气,民警引导车辆通行 范柏文/图

据介绍,2024年,皖通公司将推广应用新一代智慧收费站,升级改造宿州、亳州北、吴庄等12个智慧收费站,在更大范围、让更多车辆近似“无感”地进出高速公路。

短时间、大流量,春运治堵、保通保畅,是一道必答的民生题,考验着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水平。

面对这道考题,各地绞尽脑汁,各显神通,纷纷亮出治堵妙招。如江苏设立5小时过渡期以保证免费和收费顺利切换;山东、广东等地公布“最易堵点”……

“一路三方”合署办公。东莞交投集团试点交警、路段公司、路政“一路三方”合署办公,建立高效协作机制。警路双方沟通对接更加畅通,协调管控更加高效,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共享联动和路面实时监测,而且实现了交警、路政、拖车救援、消防、救护和清障等部门的统一指挥调度,真正发挥了信息互补、快速反应、紧密联动的作用。试行后,交通事故率和拥堵次数双双下降。

“一站一策”。高速堵车,收费站是一个痛点。广州交投集团通过“一站一策”精准治堵,通过制定作战图,让全线应急处置人员熟悉情况,有序高效应对突发事件。通过“一站一策”精准治堵,该集团管辖的全线收费站拥堵时长下降60%,基本消灭拥堵“黑点”。

分道行驶。广西一些收费站路段实现客、货车分道行驶,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并落实人工引导车辆分道过站措施,ETC车道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面对自驾出行激增的春运新形势,各地“绞尽脑汁”答好疏堵保畅这道题。

我们希望,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主动作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下足功夫答好春运“考卷”,确保群众“春运之路”更加安全顺畅。

据安徽时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