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秦朗作业风波”最终以公安机关对网红博主“Thurman猫一杯”本人、编导薛某以及涉事公司处以行政处罚收场。一名全网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头部网红就此“凉凉”。
引发全网关注的“秦朗寒假作业风波”
“猫一杯”凉了,但背后反映的网红生态乱象引发越来越多关注。
伴随网红经济日渐火热,网红们的“造富神话”屡屡成为焦点。正如媒体报道,“猫一杯”仅在抖音平台广告报价就高达60-80万/条,变现能力令人动容。
想要成为下一个超级网红吗?那就来参加培训吧!这不,一些打着“成功孵化百万粉丝网红”口号的培训油然而生,吸引了不少人报名。
然而,一些人缴费后却直呼被“割韭菜”,浙江省象山县的张女士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12月,张女士被一名自称为“西南地区最大网红孵化基地”的“客服”私信,声称只需支付499元就能获得无限量直播培训教材,但换来的却只有无用的“僵尸粉”和数十元收益。
当张女士提出质疑时,“客服”以升级服务等为由骗取她继续支付费用,总计10.29万元。
揆诸现实,什么行业正处盈利风口,相关培训也会随之升温,尤其是某些标榜“轻松致富”的行业,更是击中了不少人幻想“躺赢”的靶心。部分培训机构和不法分子“嗅”到商机,精心炮制骗局,着实坑害不少人。
以“百万粉丝网红”培训为例,有的人花了数百元购买培训教材,开通的短视频账号却乏人问津;所谓提供全方位指导,不过就是发一些粗制滥造的视频素材。一顿操作下来,不仅无法复制“成功经验”,受害者还可能因素材来源不明,陷入著作权等侵权纠纷,赔了夫人又折兵。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似乎与过去的“刷单赚钱”套路如出一辙:给予蝇头小利获取受害者信任,诱导交纳高额费用,到手后“人间蒸发”。
这类诈骗不断“进化”,形式新颖、迷惑性强,不少网民不明就里,身陷骗局“泡沫”而不自知。对这种“躺赢”式诈骗套路,需要让监管长出牙齿,让骗子无路可走,切实筑起保护防线,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惩处力度,增加违法违规成本,对各种培训诈骗的“变种”露头就打,深挖黑产链条,做到斩草除根。
除了强化监管,我们自己也不要被“当网红轻松赚钱”的说辞牵着鼻子走,多一些理性思考。副业也好,工作也罢,还是应当脚踏实地,保持清醒冷静,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
当网红不等于一定发财,也并非适合于每一个人。百万粉丝网红诞生的背后必然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甚至可能承担高昂的代价。正如“猫一杯”为了流量变现造谣生事,落得个封号退场的结局——批量生产“秦朗的寒假作业”,这种“造富模式”要不得。
网红行业,内容创作门槛不应被低估,我们不可抱有玫瑰色的幻想,不要迷信“一夜爆红”的神话。有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和心理预期,对于那些“天花乱坠”的虚假营销,我们自然也就有了免疫屏障。
如今,涉案高达1.8亿的“西南地区最大网红孵化基地”已被警方捣毁,但留下的教训反思不该是“一地鸡毛”。毕竟,我们期待的是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玩家”的良性行业生态。
至于那些批量生产“秦朗寒假作业”的“黑作坊”,还是趁早关门大吉吧!(安徽时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