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语|幼儿调皮不听话?“以罚代教”要不得

6月26日,江西南昌红谷滩区教体局“针对网传临江第一幼儿园教师虐待幼儿”一事发布通报:据初步了解,涉事教师因该名幼儿比较调皮、经常推打抓扯其他幼儿,为约束其行为,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简单粗暴,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涉事教师已被解聘,幼儿园园长已被停职。”

通报中涉事教师“简单粗暴”的具体行为,幼儿家长查看监控看到的情况是,存在扇巴掌、拖行、被单独关在房间里等行为。视频更直观,作为家长,本能反应就是,既心疼孩子,又愤怒于老师作为。

老师为什么这样对待一个4岁的娃?通报指出“因该名幼儿比较调皮、经常推打抓扯其他幼儿”,老师约束管教的做法过于粗暴了。

回溯以往侵害幼童事件,常常能看到幼儿调皮、不听话等类似起因。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6起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中,2015年11月至12月间,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两名幼师“因幼儿穿衣慢或不听话等原因”,多次恐吓并用针状物等尖锐工具将10余名幼儿刺、扎致伤。2017年4月18日,老师马某“以上课期间不听话、不认真读书为由”,针扎该幼儿园小班多名幼儿的手心、手背等部位。

其实在心理学上,叛逆期是大多数幼儿都会经历的阶段,也是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独立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幼儿常常表现出一些不听话、跟大人反着来等行为。有些孩子或因缺乏安全感,或因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不听话表现更突出,甚至出现打人行为,给学前教育带来一定困扰和挑战。

本就是幼儿发育过程阶段性特点,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并给予正确引导,是幼师自身职责所在,缺乏耐心显然不能成为动手打孩子的借口,更何况,将4岁孩子单独关在房间,对其幼小心灵造成的伤害,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富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是对幼儿教师的基本品质要求。笔者认为,对该行业的从业者有必要做详尽入职背调和心理测试,背调确保将违法违纪和过往存在负面职业行为群体完全排除在外,心理测试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人品性与幼师岗位的适配性,缺乏耐心、暴躁易怒者不适合从事幼师行业。

园方要承担起对在园幼师的监督管理责任。技术手段上,定期查阅视频监控,一旦发现有幼师存在过界行为倾向,及时约谈提醒,督促纠偏,并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引导,防微杜渐,切莫等家长找上门查监控才发现问题。日常加强对幼师心理培训和疏导,面对有些好动、不听指令的幼儿,难免有时急躁,幼师也要适时接受情绪排解和疏导。

情况通报

当然事后惩戒和事前预防同等重要,也更受到大众关注。南昌临江第一幼儿园事件曝光后,教育部门已作出快速处理。涉事教师解聘,园长停职,专项整顿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类似事件常规处理办法。今年3月,河南商丘虞城县镇里固乡中心幼儿园学生被殴打,教体局对涉事幼儿园教育整顿,对园长作出停职处理,对涉事人员予以开除。

在相关案例中,对涉事教师行为罪与非罪常常存在争议。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关键是否构成虐待,情节是否恶劣,要根据虐待行为方式、对象、后果等因素综合加以判断。2019年2月西安市灞桥区法院公开审理了“幼儿园配班老师扎幼童”案,判决被告人兰某犯虐待被看护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

若不构成犯罪,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也可作出违法处理。另外,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小草)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