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医保购买华为手表”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广东、山东、上海等地,消费者可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华为WATCH D2(注册名为“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而宁波、舟山等地却紧急叫停该行为,称“附加功能过多”需重新讨论。
这一争议折射出我国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差异以及当前医保监管面临的诸多挑战。为避免此类争议事件接连发生,医保部门应尽快明确二类医疗器械医保报销标准,加强监管。
从政策层面来看,全国关于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的政策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天津的医保个人账户可以提取个人缴纳的70%,上海虽不可以提现,但可以用个人账户的钱买商业医疗保险。而在浙江、广东等地,医保个人账户的钱不可提现,但家庭成员可以共享。此次刷医保购买华为手表事件中,在广东、浙江等地的部分药店,网友可以用医保个人账户中的钱去购买华为 WATCH D2。然而,宁波、舟山医保部门却暂时叫停了此类购买行为。这可以说体现了不同地区对于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的不同理解和规定。
关于个人医保资金是否可以购买华为手表这一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讨论。一方面,华为 WATCH D2 虽然具有蓝牙通话、微信支付等智能手表的附加功能,但也获得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名称为“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确实可以被视为医疗器械,符合医保个人账户用于购买医疗器械的规定。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模糊地带,比如该手表的附加功能是否与医疗保障的初衷相契合,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该产品符合购买规定,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差异以及公众对于医保资金使用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据国家医保局工作人员回复媒体称,二类医疗器械可以使用医保支付。但像这种“附加功能过多”的医疗器械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吗?可以看到的是,国家层面尚未明确二类医疗器械医保报销的标准,监管政策还较为模糊,亟需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出台更明确的指导意见。
业内人士认为,若想避免类似的争议事件发生,一方面医保部门应尽快明确二类医疗器械医保报销标准,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还要不断促进全国个人医保账户使用政策的统一,明确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标准。
可以预见的是,当政策统一后将更有利于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崔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