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00后剑桥硕士毕业生马雅放弃生物医药企业的工作,入职上海动物园,成为一名饲养员,引发热议。马雅解释因为过往学习偏科研理论,想来动物园做一些可以跟动物直接接触的工作,或者做一些能够亲眼看到效果的工作。
不少人质疑剑桥硕士当饲养员是大材小用,每当高学历者的择业没有达到世俗标准时,类似的论调便不绝于耳。比如,某名牌大学博士去当小学老师、去考基层公务员,都会有人评判大材小用,这其实是社会上对人才价值评判标准的固化。高学历选择普通职业绝不可被粗暴定义为大材小用。
用学历与职业简单对应,无法全面评判个人的价值。社会上,有人选择在学习的专业领域深耕下去做出成绩,也有人在成长过程中找到自己更感兴趣的职业从而转型成功。就谈最近爆火的《哪吒》导演饺子,一名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因为热爱动画毅然转行,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厚积薄发,如今成了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电影的导演。在此之前,一定也有人认为他弃医从影是大材小用。
类似的案例还有,清北物理天才李永乐去当中学物理老师也曾被嘲笑大材小用,如今成了深受学生喜爱的千万博主,还有985毕业生凭借“捡垃圾”实现财务自由的武楷斯……实践证明,就职业选择而言,没有所谓的大材小用,高学历的人也并非只能投身于科研工作,他们也可以选择专业对口的普通实践工作,或者是其他感兴趣的任何工作。只有热爱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所长,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高学历者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且他们的选择并非没有考量。如果他们是没有思考的人,那即使选择所谓的匹配的职业,也未必能做出成绩,也不可称之为“大才”了,更别提“小用”。就像马雅认为理论知识仍有用武之地,动物种群管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在科研中会用到,兽医药理学的知识在动物生病治疗时也能发挥作用。看似重复的工作,实际加深了她对动物园运作等行业现状的了解。
高学历人才进入基层岗位,更大可能为基层工作注入新鲜力量,贡献独有智慧。同时,基层工作也能为高学历人才提供锻炼学习机会。这有何不可?
目前,虽然大材小用的论调依然涌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个鲜活案例的推动下,社会对人才价值的评判,正从单一维度逐渐走向多元标准。真正的人才价值绝不可拘泥于世俗标准,不必被世俗的大材小用论调所束缚,听从心底的声音,选择一份热爱的职业,全心全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汪艳)
请输入验证码